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回生膏

回生膏

《集验良方》卷六:回生膏

药方名称回生膏

处方川贝母240克猫儿眼睛夏枯草各500克 芝麻油10升

制法将上药入油内浸。冬五日,夏三日,春、秋四日,放铜锅内用桑柴火,先文后武,熬枯为度,去滓,再用黄丹750克炒成紫色,水飞,入油内,用桃、柳、桑、杏、槐五枝,手不住搅匀,以滴水成珠为度。

功能主治治发背,痈疽,乳岩,痰核,一切疮毒。

用法用量用时摊成膏药,贴患处,每日换三次。贴上毒水即出,未破者即消,已破者即收口。

摘录《集验良方》卷六

《仙拈集》卷二:回生膏

药方名称回生膏

处方人乳(男用女胎乳,女用男胎乳)、藕汁、白蜜、白酒头浆、童便(后入)各等分。

制法煎膏,滴水不散。

功能主治血虚火旺,消补两难者。

用法用量每服半盏,空心白汤调下,病深者多服。

注意忌服寒凉药。

摘录《仙拈集》卷二

《村居救急方》卷一:回生膏

药方名称回生膏

处方明矾、黄丹、干姜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连须葱数茎同捣。

功能主治阴症腹痛。

用法用量敷脐,以热砖烙之。

摘录《村居救急方》卷一

猜你喜欢

  • 升麻六物汤

    药方名称升麻六物汤处方升麻栀子仁各60克大青杏仁(去皮、尖)黄芩各45克制法上锉如麻豆大。功能主治治妊娠七月伤寒、壮热、赤斑变黑,溺血。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220毫升,入葱白3茎,煎至150毫升,

  • 枣肉豆蔻丸

    药方名称枣肉豆蔻丸处方钟乳粉12克(旋入)丁香(不见火)人参(去芦)肉豆蔻(面襄煨)白茯苓(去皮)各60克制法上药为细末,煮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补脾止泻。治脾虚泄泻。用法用量每服30丸,沸汤

  • 槐皮洗眼汤

    药方名称槐皮洗眼汤处方槐子(皮)1两(锉),秦皮1两,黄连半两(去须),淡竹叶1握,蕤仁半两(汤浸,去赤皮),栀子仁半两,黄糵半两(锉),马牙消半两,青盐1分。制法上为粗散。功能主治眼赤痛。用法用量每

  • 参苓饮子

    《卫生宝鉴》卷十二:参苓饮子药方名称参苓饮子处方麦门冬五味子白芍药 熟地黄黄耆各90克 白茯苓8克天门冬人参甘草各15克制法上药共为粗末。功能主治生津增液,养胃进食。主消渴,口干燥,不思饮食。用法用量

  • 苍柏樗皮丸

    药方名称苍柏樗皮丸处方黄柏、樗皮、海石、半夏、南星、川芎、香附、苍术、干姜各等分。制法上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肥人湿痰所致白带。用法用量每服50-60丸,白汤送下。如暑月,去干姜,加滑石

  • 参熊丸

    药方名称参熊丸处方熊胆2钱,人参2钱。制法上为细末,打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产后血晕。用法用量每服6-7丸,白汤送下。摘录《产科发蒙》卷三

  • 马通粟丸

    药方名称马通粟丸别名马通粟粒丸处方马通中粟18铢,杏仁半两,紫菀半两,细辛半两,石膏6铢,秦艽6铢,半夏6铢,茯苓6铢,五味子6铢。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少小胁下有气,内痛,喘逆气息

  • 金水六君子汤

    药方名称金水六君子汤处方党参5钱,归身5钱(炒),熟地5钱,陈皮5分,法夏5分,茯苓1钱,炙草1钱。功能主治咳嗽。用法用量加大乌梅5个,生姜3片为引,水煎服。摘录《医门入法》卷二

  • 肝连丸

    药方名称肝连丸处方白羊子肝1副(勿令下水)。功能主治大眦赤脉传睛,常壅涩,看物不准。用法用量以线结定总筋,吊起高处,滤干血水,轻轻刮去外膜,可将置于平木板上,以竹刀割下肝,筋膜不用;肝、粉和为丸。每服

  • 清六丸

    药方名称清六丸别名青六丸(《证治准绳·类方》卷六)。处方滑石180克甘草30克红曲(炒)-15克制法上为末,用饭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湿热泄泻。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白开水送下。摘录《丹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