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天南星丸

天南星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天南星丸

药方名称天南星丸

处方天南星5Q0克(每个重30克上下,用温汤浸洗,刮去里外浮皮并虚软处令净,酒浸一宿,用桑柴火蒸,不住添热汤,令釜满甑内气猛,更不住洒酒,常令药润,七伏时满取出,用铜刀切开1个大者,嚼少许不麻舌为热,未熟即再炊,候熟用铜刀切细焙干)辰砂(研飞)75克(为衣)丁香麝香(研)各30克 龙脑(研)75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入研了药令匀,炼蜜并酒搜和为丸,每两作50丸,以朱砂末为衣。

功能主治治痰逆恶心,中酒呕吐。

用法用量每服1丸,烂嚼,浓煎生姜汤下,不计时候。酒后含化,除烦渴,止呕逆。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

御药院方》卷五:天南星丸

药方名称天南星丸

处方天南星白矾寒水石半夏附子干姜各60克(生用)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痰实搏结,咽嗌不利,咳嗽痰多,久久不愈者。

用法用量每服50~60丸,食后用生姜汤下。

摘录御药院方》卷五

奇效良方》卷二十五:天南星丸

药方名称天南星丸

处方天南星(炮)附子(炮,去皮、脐)白附子(炮)华阴细辛旋复花半夏(汤泡)芎藭各15克天麻30克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风痰上扰,头目眩晕,肢节拘急。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用荆芥薄荷煎汤送下,不拘时服。

摘录奇效良方》卷二十五

猜你喜欢

  • 归术汤

    药方名称归术汤处方当归、白术(炒)、地骨皮、白芍(炒)、丹皮、沙参、黄耆、陈皮、甘草(或加人参)。功能主治久热症,或因病后失调,或过伤药饵,体瘦干枯。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幼科直言》卷五

  • 白填鸭散

    药方名称白填鸭散处方纯白公鸭1只。制法自霜降日起每日用麸面和蜗牛、地龙、柿霜、瓜萎霜、古钱(醋煅,为末)各等分(计麸面7成药3成),捏成小丸,卯、酉时各填12个,关闭笼内,不使多走。所遗之粪,另以一器

  • 柏叶洗方

    药方名称柏叶洗方处方侧柏叶4两,苏叶4两,蒺藜秧8两。制法共为粗末。功能主治清热、润肤、止痒。主牛皮癣(白疕风),鱼鳞癣(蛇皮癣)及其他皮肤干燥脱屑类皮肤病。用法用量装纱布袋内,用水5-6斤,煮沸30

  • 止痢神丸

    药方名称止痢神丸处方川黄连茱萸 粟壳(清泔浸三日,又酒浸七日,炒干。上二味同此制)制法上末为丸。功能主治治痢疾。用法用量每服80丸,热则甘草汤下,寒则姜汤下。摘录《脉因证治》卷上

  • 栗皮丸

    药方名称栗皮丸处方栗子肉上皮半两(为末),乳香(研)1分,鲇鱼肝1分。制法上同研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诸骨鲠在喉不出。用法用量看骨远近,绵裹1丸,水润,外留绵线吞之,即钩出。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

  • 聚宝黄龙散

    药方名称聚宝黄龙散处方龙实(龙骨中有之深黄或淡黄色紧掬人舌者是)1钱,白矾灰1钱,蜗牛壳1钱,南粉1钱,牛黄1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齿龈疳蚀,有窍子不合者。用法用量每用少许,贴窍子内,时时用之。摘录

  • 白术黄耆汤

    《保命集》卷中:白术黄耆汤药方名称白术黄耆汤处方白术1两,黄耆7钱,甘草3钱。功能主治服芍药汤,痢虽已除,犹宜此药和之。用法用量上(口父)咀,均作3服,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温清服之。摘录《保命集

  • 马苋膏

    药方名称马苋膏处方鲜马齿苋3钱(若春冬无鲜马齿苋,用干者1钱,水泡再捣),生猪脂油3钱,杏仁7个(连皮,炙存性),轻粉2分,冰片1分,宫粉8分。制法合1处,共捣如泥。功能主治枕火丹,生在头项处及发内,

  • 赤小豆汤

    《奇正方》:赤小豆汤药方名称赤小豆汤处方赤小豆5钱,商陆2钱,大黄6分,麻黄8分,连翘4分,木通6分,猪苓6分,反鼻3分,鸡舌2分。功能主治诸毒内攻肿满者。用法用量以水3合,先煮赤小豆,减1合,去滓,

  • 克应丸

    《古今医统》卷八十四:克应丸药方名称克应丸处方熟地黄赤芍药各60克当归75克赤石脂(煅)龙骨牡蛎(煅,以酒淬)茯苓牡丹皮川芎艾叶(制,研)各30克制法上药研末,醋糊为丸,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温经养血,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