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干地黄散

干地黄散

圣济总录》卷一五一:干地黄散

药方名称干地黄散

处方生干地黄(焙)4两,当归(切,焙)1两,桂(去粗皮)1两,熟干地黄(焙)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室女月水不通,脐下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空心、临卧温酒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方出《千金》卷二十,名见《圣济总录》卷五十三:干地黄散

药方名称干地黄散

处方赤雄鸡肠2具,鸡肶胵2具,干地黄3分,桑螵蛸4分,牡蛎4分,龙骨4分,黄连4分,白石脂5分,苁蓉6分,赤石脂5分。

制法上药治下筛,纳鸡肠及肶胵中缝塞,蒸之令熟,晒干,合捣为散。

功能主治膀胱寒,小便数,漏精稠厚如米白泔。

用法用量以酒和方寸匕,日3服。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方中赤、白石脂固脱,龙骨牡蛎桑螵蛸涩精,地黄、苁蓉滋髓,鸡肠、肫利水消积,川连专治便如泔汁也。

摘录方出《千金》卷二十,名见《圣济总录》卷五十三

《圣惠》卷四十六:干地黄散

药方名称干地黄散

处方熟干地黄1两,白茯苓3分,芎?1两,鹿角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桂心3分,紫菀3分(去苗土),人参1两(去芦头),大麻仁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肺伤咳嗽唾脓血,腹中有气,不欲饮食,恶风目暗,足胫酸寒。

用法用量主治中“恶风”,原作“恶水”,据《普济方》改。

摘录《圣惠》卷四十六

方出《千金》卷二十五,名见《圣济总录》卷一四五:干地黄散

药方名称干地黄散

处方地黄2分,当归2分,羌活2分,苦参2分。

制法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折骨断筋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酒送下,1日3次。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盖筋伤则风乘虚藉,骨伤则湿乘虚藉,风湿相搏,则为热为肿,故以羌活祛风散热,苦参逐湿除肿,地黄滋血和伤,当归和血止痛也。

摘录方出《千金》卷二十五,名见《圣济总录》卷一四五

《圣惠》卷七十五:干地黄散

药方名称干地黄散

处方生干地黄1两,益母草1两,当归半两(锉,微炒),黄耆半两(锉),芎?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妊娠从高坠下,腹痛下血,烦闷。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五

《圣惠》卷七十六:干地黄散

药方名称干地黄散

处方熟干地黄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麦门冬1两(去心),黄芩1两,五味子1两,桑寄生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预防小产。主妊娠曾伤五月胎。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8分,大枣3枚,煎至5分,去滓,每于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七十六

《圣惠》卷七十五:干地黄散

药方名称干地黄散

处方熟干地黄1两半,干姜半两(炮裂,锉),当归1两(锉,微炒),人参3分(去芦头),阿胶3分(捣碎,炒令黄燥),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妊娠胎动,心神烦闷,腹痛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稍热服。

摘录《圣惠》卷七十五

《圣惠》卷三十六:干地黄散

药方名称干地黄散

处方熟干地黄1两,防风1两(去芦头),桑耳3分(微炒),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黄连1分(去须),木通3分(锉),黄耆3分(锉),槟榔3分,茯神3分,甘草3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耳中蝉鸣。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三十六

《圣惠》卷六十七:干地黄散

药方名称干地黄散

处方生干地黄1两,当归1两(锉,微炒),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川大黄半两,续断半两,桂1两,琥珀半两,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桃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微炒)。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从高坠下,伤损疼痛。

用法用量以温酒调下1钱,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十七

方出《千金》卷十九,名见《圣济总录》卷五十一:干地黄散

药方名称干地黄散

处方生干地黄5斤,苁蓉8两,白术8两,巴戟天8两,麦门冬8两,茯苓8两,甘草8两,牛膝8两,五味子8两,杜仲8两,车前子5两,干姜5两。

制法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肾气虚寒,阴痿,腰脊痛,身重缓弱,言音混浊,阳气顿绝。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食后酒送下,1日3次。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此以肾气不能流布中外而腰痛身重,阴痿阳绝,故用地黄牛膝、五味滋阴,苁蓉、巴戟、杜仲助阳,干姜白术甘草固本,麦冬茯苓车前治标,滋培气化以资通调之力。

摘录方出《千金》卷十九,名见《圣济总录》卷五十一

《圣惠》卷四十六:干地黄散

药方名称干地黄散

处方熟干地黄1两,茜根3分,白芍药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柏叶3分,白茯苓3分,当归半两,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鹿角胶1分(捣碎,炒令黄燥),羚羊角屑半两,子芩半两,贝母半两(煨微黄)。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久咳嗽,唾脓血,四肢瘦弱。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地黄散”。

摘录《圣惠》卷四十六

《圣惠》卷二十六:干地黄散

药方名称干地黄散

别名地黄

处方生干地黄2两,赤茯苓1两,玄参1两,石菖蒲1两,人参1两(去芦头),黄耆1两(锉),远志半两(去心),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肾劳实热,胀满,四肢黑色,耳聋,多梦见大水,腰脊离解。

用法用量地黄汤(《普济方》卷三十)。

摘录《圣惠》卷二十六

圣济总录》卷一六一:干地黄散

药方名称干地黄散

处方生干地黄(焙)、芎?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产后余血不尽,结块上冲,心烦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酒半盏,水半盏,煎至8分,去滓,食前温服,1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一

猜你喜欢

  • 清肝利咽汤

    药方名称清肝利咽汤处方柴胡12克,白芍12克,当归10克,栀子12克,枳实12克,桔梗10克,射干12克,蝉衣9克,苏子15克,半夏12克,前胡10克,白芥子9克,甘草10克。功能主治清肝利咽,降逆化

  • 和气四七汤

    药方名称和气四七汤处方枳壳、厚朴、陈皮、紫苏子。功能主治外感休息痢,气凝积滞,脉涩滞者。用法用量红积多,加山楂肉;白积多,加炒神曲。摘录《症因脉治》卷四

  • 家秘木通羌活汤

    药方名称家秘木通羌活汤处方木通、桔梗、羌活、荆芥。功能主治太阳里热不得卧,身热汗出,口渴引饮,小便不利。摘录《症因脉治》卷三

  • 利肾汤

    药方名称利肾汤处方泽泻1两半,生干地黄(焙)1两半,赤茯苓(去黑皮)1两半,槟榔(锉)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柴胡(去苗)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黄芩(去黑心)1两,牛膝(酒浸,切,焙)1

  • 大车螯散

    《普济方》卷二八八:大车螯散药方名称大车螯散处方大紫色车螯1个(黄泥固干,火煅通赤,去泥末之),大戟3分,芫花(醋炒)3分,甘遂3分,甘菊3分,槟榔3分,大黄3分,黄芩3分,漏芦3分,腻粉1分。制法上

  • 参五秦艽汤

    药方名称参五秦艽汤处方当归3钱,赤芍(酒炒)7分,苍术(童便浸)1钱,生地黄(酒浸)1钱,萆薢1钱,黑狗脊(去毛根)2钱,川芎7分,羌活1钱5分,秦艽(去芦)1钱5分,川独活1钱,五加皮2钱,黄连(姜

  • 红定眼药

    药方名称红定眼药处方珍珠4钱(水飞),枇杷叶4钱,李子树胶2钱,可铁刺2钱(无,以红粉代之),没药2钱,血竭1钱,咱甫兰1钱,红石扁豆1钱(回回地面红石,如扁豆者),炼酥铜(入火,醋炒酥)8钱,红珊瑚

  • 济阴地黄丸

    药方名称济阴地黄丸处方五味子、麦门冬、当归、熟地黄、肉苁蓉、山茱萸、干山药、枸杞子、甘菊花、巴戟肉各等分。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足三阴亏损,虚火上炎,致目睛散大,视物不清,昏花涩紧

  • 清肝解郁汤

    《外科正宗》卷二:清肝解郁汤药方名称清肝解郁汤处方当归白芍茯苓白术贝母 熟地 山栀各3克半夏人参柴胡丹皮陈皮香附川芎各1.8克甘草1.2克功能主治治肝经郁火,发为鬓疽,头眩,痛彻两颞,胸膈痞闷,呕吐酸

  • 静神丸

    药方名称静神丸处方胡麻3升(去黄黑者,微炒令香,研为末),白蜜3升。制法上和调,煎,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肺气,润五脏,休粮,填人骨髓,甚有益于男子。主用法用量每服30丸。年若过40以上,服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