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归芍地黄汤

归芍地黄汤

症因脉治》卷二:归芍地黄汤

药方名称归芍地黄汤

处方生地 归身白芍药 枸杞 丹皮知母人参甘草地骨皮

功能主治养血益气,滋阴清热。治血虚咳嗽,盗汗自汗,骨蒸潮热,五心烦热,舌红苔少,脉细数或弦数。

用法用量水煎服。

备注方中生地、当归滋阴养血,人参甘草补脾益气,白芍、枸杞补肝敛阴,地骨皮、丹皮、知母清热除蒸。共奏养血益气,滋阴清热之功。

摘录症因脉治》卷二

症因脉治》卷二:归芍地黄汤

药方名称归芍地黄汤

处方当归白芍药 生地 丹皮茯苓山药山茱萸泽泻

功能主治滋阴养血。治肝肾阴亏,头昏头痛,耳鸣目眩,腰脚酸软,午后潮热,骨蒸盗汗,吐血,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红苔少,脉细数。

用法用量水煎服。

备注方中生地、山茱萸山药滋补肝肾之阴;茯苓、丹皮、泽泻清热利湿。六味相配,补中有泻,开合得宜。再配当归白芍养血益阴,使阴血充足,则肝肾阴亏诸证自可痊愈。

摘录症因脉治》卷二

猜你喜欢

  • 麻豆汤

    药方名称麻豆汤处方大麻2升(熬研),乌豆1斗(以水4斗,煮取汁1斗半,去豆),桑白皮(切)5升。功能主治遍身肿,小便涩者。用法用量上以豆汁纳药,煮取6升,每服1升,每日2次,3日令尽。摘录《千金翼》卷

  • 固经汤

    药方名称固经汤处方黄柏1钱5分,白芍1钱5分,条芩1钱,龟版(炒珠)2钱,樗白皮5分,香附5分,阿胶8分,地榆8分,黄耆8分。功能主治妇人阴虚内热,经水过多不止,或先期,或后期。用法用量体弱者,减黄柏

  • 六君健脾汤

    药方名称六君健脾汤处方人参、白术、白茯、甘草、陈皮、半夏、枳壳、厚朴、杏仁、泽泻、炮姜。功能主治癫狂,清热之后,脉来沉细者;癫病,语言谵妄,喜笑不休,抑郁不遂,脉沉小无力。摘录《医学传灯》卷下

  • 通窍解毒汤

    药方名称通窍解毒汤处方龙胆草6克,焦栀芩各10克,陈香蒿8克,紫背天葵20克,鲜鱼腥草30克,青娘子(糯米炒)5只,红娘子(糯米炒)5只,炮甲片8克,连皮桃仁10克,地鳖虫6克,地龙干6克,车前子18

  • 枫膏

    药方名称枫膏处方枫叶。制法多取浓煎汁,去滓,熬成膏。功能主治烂弦赤肿流泪。用法用量取以点眼。摘录《东医宝鉴·外形篇》卷一

  • 汉防己煮散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一引褚澄:汉防己煮散药方名称汉防己煮散处方汉防己泽漆叶石韦泽泻白术丹参赤茯苓橘皮桑根白皮通草各90克郁李仁60克生姜40克制法上十二味,研为粗散。功能主治治水肿上气。用法用量每次

  • 导痰救苦丹

    药方名称导痰救苦丹处方锦纹大黄4两(酒拌蒸,晒干),制牙皂2两。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伤寒瘟疫,不问传经过经;及大头瘟,目赤咽肿,烂喉丹疹,斑毒。用法用量每服50-60丸,冷绿豆汤

  • 九制香附丸

    《饲鹤亭集方》:九制香附丸药方名称九制香附丸处方香附420克 艾120克制法将上药一次用酒,二次用醋,三次用盐,四次用童便,五次用小茴香60克,六次用益智仁60克,七次用丹参60克,八次用姜汁,九次用

  • 徙薪饮

    药方名称徙薪饮处方陈皮2.5克黄芩6克麦冬芍药黄柏茯苓牡丹皮各4.5克功能主治治三焦之火、一切内热渐觉而来甚者。用法用量用水200毫升,煎至140毫升,空腹时温服。多郁气逆伤肝,胁肋疼痛,或致动血者,

  • 参鹿补膏

    药方名称参鹿补膏处方参鹿补膏清膏1kg,砂糖1.29kg。制法先将砂糖加水加热烊化,滤过,然后与参鹿补膏清膏混合,浓缩至比重1.365(热测),即得。密闭保存。功能主治益气养血,补肾壮阳。主阳虚畏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