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散瘀拈痛膏

散瘀拈痛膏

药方名称散瘀拈痛膏

处方如意金黄散30克 樟冰9克(研匀)

制法以白石灰1千克,用水400毫升和匀,候一时许,将灰上面清水倾入碗内,加麻油对分,以竹箸搅百转,自成稠膏,调前药稀稠得所,听用。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消肿止痛。治跌打后皮肉破损,红紫青斑,焮肿疼痛重坠者。

用法用量若伤处带血,不用汤洗,将药通便敷之,纸盖布扎,夏月一日,冬月二日,方用葱汤淋洗干净,仍再敷之。痛止肿消,青紫即退。伤重者,另搽生肌玉红膏完口。

摘录外科正宗》卷四

猜你喜欢

  • 白果蒸鸡蛋

    药方名称白果蒸鸡蛋处方鲜鸡蛋1个白果2枚制法将鸡蛋的一端开孔,白果去壳,纳入鸡蛋内,用纸粘封小孔,口朝上放碟中,隔水蒸熟即成。功能主治敛肺气,止带浊。适用于妇女白带过多。用法用量每日1次。摘录《民间方

  • 至圣一醉膏

    药方名称至圣一醉膏处方天麻(一分)没药(半两) 黄明滴乳香(半两)附子(一两.炮制.去皮脐)安息香(一分)麻黄(去根节.四两) 片脑(少许)炮制上件七味,一处捣为细末。功能主治治瘫缓风。用法用量每服四

  • 泻黄散

    药方名称泻黄散别名泻脾散(《小儿药证直诀》卷下)。处方藿香叶21克 山栀子仁3克石膏15克甘草90克防风120克(去芦,切,焙)制法上锉,同酒、蜜微炒香,为细末。功能主治泻脾胃伏火。治脾胃伏火,口燥唇

  • 解郁和中汤

    《万病回春》卷三:解郁和中汤药方名称解郁和中汤处方陈皮(去白)3,6克 赤茯苓3克半夏2.4克青皮(去瓤,醋炒)1,5克香附末(童便炒)3克枳壳(麸炒)3克栀子3克黄连(姜汁炒)2.1克神曲(炒)2.

  • 疏凿饮子

    药方名称疏凿饮子处方泽泻12克赤小豆(炒)15克商陆6克羌活(去芦)9克大腹皮15克椒目9克木通12克秦艽(去芦)9克槟榔9克茯苓皮30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泻下逐水,疏风发表。治水湿壅盛,遍身肿满

  • 熟猪肚方

    药方名称熟猪肚方处方木耳青菜猪肚功能主治治肠风下血。用法用量共煮食。或猪肚1个洗净,槐花炒为末,入肚内,扎两头。加醋,入砂锅内煮烂吃,或捣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温酒送下。摘录《仙拈集》卷二

  • 豆蔻拔刀

    药方名称豆蔻拔刀别名豆蔻面处方草豆蔻仁2枚(煨),高良姜(细锉)半两,生姜汁2合,羊肉(炒臛)4两,面4两。功能主治脾胃气弱,食即呕逆。用法用量以水1升,先煎豆蔻、高良姜至2合,去滓,并生姜汁和面作拨

  • 导痰消滞汤

    药方名称导痰消滞汤处方南星、半夏、枳实、橘红、厚朴、石菖蒲、竹沥、生姜。功能主治豁痰利窍。主内伤,口噤不语。摘录《症因脉治》卷一

  • 约精丸

    药方名称约精丸处方新韭子500克(霜后采者,酒浸一宿,焙)白龙骨60克制法上为细末,酒调糯米粉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治滑精。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时用盐汤下。摘录《仁斋直指》卷十

  • 济生丸

    药方名称济生丸处方云苓15两,母丁香8钱,香薷8两,甘草8两,藿香8两,白檀香8两,木瓜1两,苏叶1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金箔为衣,每丸重1钱。功能主治时疫,四肢麻木。用法用量每服2丸,阴阳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