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柏皮膏

柏皮膏

《医方类聚》卷一九四引《千金月令》:柏皮膏

药方名称柏皮膏

处方柏皮5两,生地黄半斤,桑白皮2两,杏仁(研碎)3两,大青3两,竹叶2升(切)。

制法上切,以炼猪脂3斤,缓火煎三上三下,绞去滓,密贮。

功能主治止痛灭瘢。主汤火疮。

用法用量日夜3易。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九四引《千金月令》

普济方》卷二九○:柏皮膏

药方名称柏皮膏

处方鸡子3个(煮熟,去白用黄,入深厚黑盏内,于慢火上熬成黑油出为度),轻粉半钱,川黄连1分,槟榔1分,木香1分(为末)。

制法上用鸡子油调,封疮口,以干为度。

功能主治疮口穿溃不愈。

用法用量本方名柏皮膏,但方中无柏皮,疑脱。

摘录普济方》卷二九○

圣济总录》卷一三五:柏皮膏

药方名称柏皮膏

处方白皮3两,当归1两,薤白5两,猪脂1斤。

制法上4味,除薤白、猪脂外,细锉,熬脂令沸,下诸药煎,候薤白赤黑色,以绵布绞去滓,瓷合盛。

功能主治灸疮发肿,火毒疼痛。

用法用量涂敷疮上,日3-5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五

幼幼新书》卷三十八引《婴孺方》:柏皮膏

药方名称柏皮膏

处方柏皮3合,槐白皮3合,生地汁8分,蛇含(生)8分,栀子仁6分,甘草4分,黄柏4分。

制法上切,以猪脂1升半,小火煎为膏,去滓。

功能主治汤火伤。

用法用量敷患处。

摘录幼幼新书》卷三十八引《婴孺方》

《鬼遗》卷五:柏皮膏

药方名称柏皮膏

处方柏皮(去黑皮,用白肉)3斤。

功能主治火疮、乳痈。

用法用量方中柏皮用量原缺,据《普济方》补。

摘录《鬼遗》卷五

《圣惠》卷六十八:柏皮膏

药方名称柏皮膏

处方柏树白皮末4两,猪脂半斤(炼为油),伏龙肝末4两。

制法上同熬成膏,滤去滓,入瓷器中收。

功能主治灸疮久不愈。

用法用量每用时,薄薄涂之,上以油单隔,软帛裹。

摘录《圣惠》卷六十八

猜你喜欢

  • 地黄养血汤

    药方名称地黄养血汤处方熟地1钱2分,归身1钱,柴胡5分,茯苓1钱,白芍1钱,蔓荆8分,枣仁1钱,丹皮1钱,炙草5分,远志肉1钱2分,川芎1钱,黄耆1钱2分,升麻3分。功能主治血虚气陷,经行发热,兼头重

  • 椒苄丸

    药方名称椒苄丸处方熟地黄(切,焙干)川椒(去目及闭口者,微炒)生地黄(切,焙干)各等分制法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目昏多泪。用法用量每次50丸,空腹时用盐米饮送下。摘录《审视瑶函》

  • 二角消毒散

    药方名称二角消毒散处方雄羊角2斤,血余炭1斤,穿山甲半斤,角刺灰1斤。功能主治一切无名肿毒,鱼口便毒,杨梅结毒。用法用量上药俱用文武火煅存性。每服2钱或3钱,酒送下。摘录《种福堂方》卷三

  • 小儿百寿丸

    药方名称小儿百寿丸处方钩藤45g僵蚕(麸炒)45g胆南星(酒炙)75g天竺黄75g桔梗30g木香75g砂仁45g陈皮75g苍术(制)75g茯苓30g山楂(炒)150g 六神曲(麸炒)45g麦芽(炒)4

  • 绿袍散

    药方名称绿袍散处方薄荷15克青黛7.5克硼砂7.5克儿茶9克甘草9克黄柏3克 铜青冰片各3克 元明粉百药煎各7.5克荆芥15克制法共为细末。功能主治治痘疹误服辛热之药,以致热毒蕴结,咽喉肿痛,口舌生疮

  • 消石丸

    药方名称消石丸处方消石30克 川大黄45克(锉碎,微炒)巴豆3~7枚(去皮、心,研,纸裹,压出油)附子22.5克(炮裂,去皮、脐)干姜22.5克《炮裂,锉)制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一二百杵,丸如麻子

  • 人参消风散

    药方名称人参消风散处方川芎甘草荆芥穗羌活防风白僵蚕茯苓蝉壳藿香叶人参各6克厚朴陈皮各15克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治诸风上攻,头目昏痛,项背拘急。肢体烦疼,肌肉蠕动,头目眩晕,耳啸蝉鸣,眼涩好睡,鼻塞多

  • 筋骨散

    药方名称筋骨散处方生地黄2两,赤芍2两,当归2两,石南藤2两,杜白芷3两,骨碎补(炒,去毛)3两,五灵脂1两,肉桂1两,山桂皮1两,荆芥穗1两,桔梗4两,川乌(炮)半两,草乌(制)半两,雄黑豆(煮,去

  • 桂枝加当归茯苓汤

    药方名称桂枝加当归茯苓汤处方桂枝、白芍、甘草(炙)、当归、茯苓、生姜、大枣。功能主治泻肾补心。主奔豚。用法用量水煎,温服。摘录《外科证治全书》卷四

  • 护肺饮

    药方名称护肺饮处方白术2钱,人参2钱,百合2钱,白薇1钱,天冬1钱,麦冬3钱,款冬花5分,天花粉6分,桔梗6分。功能主治心痨而传之肺,咳嗽吐痰,气逆作喘,卧倒更甚,鼻口干燥,不闻香臭,时偶有闻,即芬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