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柳木耳饼

柳木耳饼

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一:柳木耳饼

药方名称柳木耳饼

处方木耳30克龙葵根30克(锉)黄连22克(去须)川芒消30克麦饭石22克(烧,醋淬三遍)雄雀粪15克乳香30克杏仁30克(其疮有头作孔者,煨,去皮、尖,无孔者,和皮捣用之)

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用浆水和,捏作饼子。

功能主治治痈疽疮肿,热焮疼痛。

用法用量贴疮头,以单帛抹之,每日换二次。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一

《圣惠》卷六十二:柳木耳饼

药方名称柳木耳饼

处方老柳树上木耳2两,黄连1两(去须),龙葵根1握(净洗去土,切),乳香1两,人粪半两,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

制法上药相和,捣三五百杵,捏作饼子,厚5钱以来。

功能主治乳石气发背,疮赤黑色。

用法用量一依疮大小贴之,恐药不住,以单帛勒之,病者觉痒及冷应心,则不得以手搔之,如人行30里,1换,须臾痒不可忍,四畔便皱,脓即已也,急去其药,以甘草温汤洗之,用膏药贴之,每日1换。皆须甘草汤洗之,以愈为度。

摘录《圣惠》卷六十二

《圣惠》卷六十一:柳木耳饼

药方名称柳木耳饼

处方木耳1两,龙葵根1两(锉),黄连3分(去须),川芒消1两,麦饭石3分(烧,醋淬3遍),雄雀粪1分,乳香1两,杏仁1两(其疮有头作孔者,煨,去皮尖;无孔者,和皮捣用之)。

制法上为散,用浆水和,捏作饼子,如5钱厚。

功能主治痈疽疮肿,热焮疼痛。

用法用量贴疮头,以单帛抹之,1日2易之。

摘录《圣惠》卷六十一

猜你喜欢

  • 人参清肌散

    药方名称人参清肌散处方人参6克白术4.5克 白茯苓9克(去皮)当归6克赤芍6克柴胡2.4克半夏6克葛粉6克甘草2.4克制法上药锉碎。功能主治治气虚,无汗潮热者。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摘录《寿世

  • 当归鹿茸散

    药方名称当归鹿茸散处方当归、鹿茸、熟地黄、葵子、蒲黄、续断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妇人劳损,虚弱尿血。用法用量每服2钱,酒调下,日3次。摘录《医统》卷八十三

  • 清瘴汤

    药方名称清瘴汤处方青蒿柴胡茯苓知母陈皮半夏黄芩黄连枳实常山竹茹益元散功能主治解毒除瘴,清热保津。治瘴疟,热重寒轻,或壮热不寒,头痛,肢体烦疼,面红目赤,胸闷呕吐,烦渴饮冷,大便秘结,小便热赤,甚至神昏

  • 祛瘀四物汤

    药方名称祛瘀四物汤处方酒生地 归尾赤芍各9克川芎3克 益母草6克刘寄奴9克红花1.5克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治上胞下垂,由外伤引起者。备注方中用四物汤意在补血调血,而用归尾,赤芍,不用白芍、归身是为增强其

  • 回阳化毒汤

    药方名称回阳化毒汤别名回灵化毒汤处方人参、官桂、茯苓、白术、附子(制)、甘草。功能主治痘疹阴燥,曾吐泻,脉沉弱,手足宜冷而反热,阴极似阳。用法用量回灵化毒汤(《痘疹全书》卷下)。摘录《万氏家抄方》卷六

  • 百部煎

    药方名称百部煎处方生百部汁1盏,生地黄汁1盏,生姜汁1盏,生百合汁(如无,以藕汁代)1盏,蜜1盏,枣4两(去皮核)。制法同熬成煎。功能主治咳嗽久不已。用法用量每服1匙.温麦门冬熟水半盏化下,空心,日午

  • 加味白丸子

    药方名称加味白丸子处方南星半两(细切,以白矾汤泡,晒干,或生姜汁制),白附子2两(姜制),半夏(汤泡)半两(生姜汁制)。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芡实大。功能主治小儿风痰壅盛。用法用量每服1丸,姜、蜜

  • 九味羌活丸

    药方名称九味羌活丸处方羌活150g防风150g苍术150g细辛50g川芎100g白芷100g黄芩100g甘草100g地黄100g性状为棕褐色的水丸;气香,味辛、微苦。炮制以上九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

  • 救生汤

    《产科发蒙》卷二:救生汤药方名称救生汤处方当归、川芎、牛膝、桂枝、炒干姜、人参。功能主治半产,恶寒战栗如灌水,虽蒙重被,尚鼓颔不止,须臾反烦热如灼,虽寒天欲得凉风;或腰腹疼痛,乍来乍止,其来也,如刺如

  • 接命丹

    《济阳纲目》卷六十五:接命丹药方名称接命丹处方人乳(用瓷碟晒热置乳于中)人胞1具(晒干为末)。功能主治虚损劳瘵。用法用量上以乳汁调胞末服。服后以白粥少少养之;或将乳晒干为粉,与人胞末各等分,枣肉为丸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