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桂枝加黄耆汤

桂枝加黄耆汤

金匮要略》卷中:桂枝加黄耆汤

药方名称桂枝加黄耆汤

处方桂枝芍药甘草各6克生姜9克大枣12枚黄耆6克

功能主治治黄汗,两胫自冷,腰以上有汗,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状,剧则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黄疽脉浮,有表虚症状者。

用法用量上六味,以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温服100毫升。须臾饮热稀粥约200毫升,以助药力,温覆取微汗,若不汗更服。

摘录金匮要略》卷中

《金匮》卷中:桂枝加黄耆汤

药方名称桂枝加黄耆汤

别名桂枝黄耆五两汤

处方桂枝2两,芍药2两,甘草2两,生姜3两,大枣12枚,黄耆2两。

功能主治助阳散邪,以发郁阻之湿。主黄汗之病,两胫自冷。若身重,汗出已辄轻者,久久必身瞤,瞤即胸中痛,又从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汗,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状,剧者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黄疸,脉浮,而腹中和者。

用法用量桂枝黄耆五两汤(《三因》卷十)。《三因》本方用:桂枝(去皮)、芍药各三两,甘草二两(炙),黄耆五两。为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加生姜五片,大枣三枚,煎七分,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①《医方考》:客者除之,故用桂枝之辛甘,以解肌表之邪;泄者收之,故用芍药之酸寒,以敛营中之液;虚以受邪,故用黄耆之甘温,以实在表之气;辛甘发散为阳,故生姜甘草可为桂枝之佐;乃大枣者,和胆益胃之物也。②《医门法律》:用桂枝全方,啜热粥助其得汗,加黄耆固卫。以其发热,且兼自汗、盗汗,发热故用桂枝,多汗故加黄耆也。其发汗已仍发热,邪去不尽,势必从表解之。汗出辄轻,身不重也;久久身瞤胸中痛,又以过汗而伤其卫外之阳,并胸中之阳也;腰以上有汗,腰以下无汗,阳通而阴不通也,上下痞隔,更宜黄耆固阳,桂枝通阴矣。③《金匮要略方义》:以桂枝汤微解其表,和其营卫,使在表之湿随汗而解。表盛之人,虽取微汗,犹恐重伤其表,故少佐黄耆以实表,使之汗不伤正,补不留邪,此正为寓补于散,扶正祛邪之妙用。同时,黄耆桂枝生姜配伍,尤有化气行水之功。然黄耆固表,有碍桂枝之发散,故服后需饮热粥以助药力。其治黄疸者,因黄疸亦属湿郁之证,故其表虚者,亦一并主之。

临床应用虚黄《静香楼医案》:面目身体悉黄,而中无痞闷,小便自利,此仲景所谓虚黄也,即以仲景法治之。桂枝黄耆白芍茯苓生姜、炙草、大枣

摘录《金匮》卷中

猜你喜欢

  • 代杖散

    药方名称代杖散处方野红花(即小蓟)半斤。功能主治杖伤。用法用量烧酒4斤半,浸之晒之,以干为度。含口内,咽其汁。任刑不知痛。摘录《外科大成》卷四

  • 三星汤

    药方名称三星汤处方金银花60克蒲公英30克 生甘草9克功能主治治对口痈。用法用量水煎服。注意阴症大溃者,此方不可复投。摘录《辨证录》卷十三

  • 芩心丸

    药方名称芩心丸处方黄芩心60克(枝条者,用米醋浸七日,炙干,又浸又炙,如此七次)制法上药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治老年妇女血热妄行,经水不断,或经断复行者。用法用量每服70丸,

  • 蟾蜍丸

    《小儿痘疹方论》:蟾蜍丸药方名称蟾蜍丸别名虾蟆丸处方蟾蜍1个(夏月沟渠中取,腹大不跳不鸣,身多(疒品)者)。制法取粪蛆1杓置桶中,以尿浸之,却将蟾蜍跌死,投与蛆食,1昼夜,用布袋盛蛆置急流中,1宿取出

  • 参橘汤

    《直指》卷七:参橘汤药方名称参橘汤处方人参半两,真橘红半两,石莲肉半两,透明乳香1钱半。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翻胃。用法用量每服1钱,姜汤点服。摘录《直指》卷七《医学集成》卷二:参橘汤药方名称参橘汤处方

  • 柽花散

    药方名称柽花散处方柽柳花(无花用叶,无叶用枝,然不及用花)、蛤粉、当归、甘草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遍身风瘙痒,重则昏迷不省。用法用量每服4钱,温水调下。略睡,良久再服。摘录《医方类聚》卷二十四引《

  • 健脾丸

    《中国药典》:健脾丸药方名称健脾丸处方党参200g白术(炒)300g陈皮200g枳实(炒)200g山楂(炒)150g麦芽(炒)200g性状为棕褐色至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微甜、微苦。炮制上六味,粉

  • 复春丸

    《瑞竹堂经验方》卷二:复春丸药方名称复春丸处方萆薢120克 破故纸(炒)杜仲(去丝)胡芦巴(炒)木通各60克骨碎补(去毛)虎骨(酥炙)乳香(研)槟榔没药木香各30克甜瓜子(炒)60克牛膝(去芦,酒浸,

  • 椒粉散

    药方名称椒粉散处方肉桂0.6克 川椒当归梢猪苓各0.9克蛇床子黑狗脊各1.5克 麻黄根3克轻粉少许红花少许斑蝥2个制法上药研为细末。功能主治治睾丸湿痒疼痛,秋冬甚,夏月减者。用法用量干掺患处。注意忌在

  • 沙糖黄连膏

    药方名称沙糖黄连膏处方白沙糖黄连(去须、末)各30克大枣7枚(青州者,洗,煮过,去皮、核)制法上三味,捣熟如膏,如绿豆大。功能主治治暴赤眼。(红眼病)用法用量绵裹,新汲水浸,点眼。摘录《圣济总录》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