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桂枝石膏汤

桂枝石膏汤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桂枝石膏汤

药方名称桂枝石膏汤

处方桂枝15克石膏知母各45克 黄苇30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疟无他证,隔日发,先寒后热,寒少热多者。

用法用量分作三服。每服用水150毫升煎服。

摘录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

《保命集》卷中:桂枝石膏汤

药方名称桂枝石膏汤

处方桂枝5钱,石膏1两半,知母1两半,黄芩1两。

制法上为粗末,分作3次服。

功能主治疟无它证,邪气所舍深,隔日发,先寒后热,寒少热多。

用法用量每次以水1盏煎,迎发而服之。

摘录《保命集》卷中

《伤寒图歌活人指掌》卷四:桂枝石膏汤

药方名称桂枝石膏汤

处方桂枝汤加石膏1两3钱1字半。

功能主治热病。

摘录《伤寒图歌活人指掌》卷四

方出《千金》卷九,名见《活人书》卷十七:桂枝石膏汤

药方名称桂枝石膏汤

拼音guizhishigaotang

处方桂枝2两,黄芩2两,甘草2两,升麻3两,葛根3两,生姜3两,芍药6两,石膏8两,栀子2-7枚。

功能主治伤寒忽发肿,或着四肢,或在胸背,虚肿浮如吹状,亦着头面唇口颈项,剧者偏着脚胫外如轴大而不痛不赤,着四肢者乃硬不遂,与五香麻黄汤不愈,阳气犹在经络,未入脏腑,脉势仍数者。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9升,煮取2升7合,分2次服,相去十里久。若前2服讫,即得汗后,服即停;不得汗,更进1服,得汗即止。不得汗者,明日去栀子,加麻黄2两,足水2升,再依方服。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伤寒身发浮肿,服五香麻黄,脉数不除,阳邪犹在经络,故于桂枝汤中除去大枣之滞膈,加升麻葛根以透表,石膏栀子以化热,黄芩专散在表之标热也。倘服之不应,更进1服,仍不得汗,恐升、葛、桂枝力绵,不能胜芩、栀、石膏之过凉,于中裁去栀子,易入麻黄,便合大料桂枝二越婢一汤之法,以服前药,身肿尚未全愈,故大枣终非所宜,升、葛尚不可缺也。

摘录方出《千金》卷九,名见《活人书》卷十七

猜你喜欢

  • 防风一字散

    药方名称防风一字散处方川乌5钱,川芎3钱,荆芥3钱,羌活2钱半,防风2钱半。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胆受风热,瞳仁连眦头痒极,不能收睑。用法用量每服2钱,薄荷煎汤送下。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 青金散

    《圣济总录》卷一○四:青金散药方名称青金散处方仙灵脾(取叶用)恶实(略炒)木通(锉)黄芩(去黑心)藁本(去土)晚蚕沙(炒)甘草(炙)各30克制法上药七味,捣罗为散。功能主治治暴赤眼,隐涩疼痛,眵泪不止

  • 驱风散热饮子

    药方名称驱风散热饮子处方连翘牛蒡子(炒,研)羌活苏薄荷大黄(酒浸)赤芍药防风当归尾 山栀仁川芎各等分甘草少许制法上药研粗末。功能主治治天行赤热,目赤疼痛;或睑肿头重,怕日羞明,泪涕交流。用法用量以白水

  • 含香丸

    《圣惠》卷三十六:含香丸药方名称含香丸处方鸡舌香1两,藿香半两,零陵香3分,甘松香半两,当归半两,桂心半两,木香3分,芎?1两,香附子10个,肉豆蔻5个(去壳),白槟榔15个,白芷半两,青桂香半两,丁

  • 导经汤

    药方名称导经汤处方香附1钱,乌药1钱5分,当归1钱,木香(不见火)5分,甘草5分。功能主治妇人月候不调,气滞腹痛,及血海疼痛。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竹林女科》卷一

  • 芥饮子

    药方名称芥饮子处方刺芥(连根,洗净)。制法捣汁。功能主治吐血。用法用量每服半盏。摘录《医方类聚》卷八十五引《吴氏集验方》

  • 加味洞下丸

    药方名称加味洞下丸处方橘红半斤(食盐1两,微以水拌炒),南星(制)1两,半夏(制)1两,黄芩1两,黄连1两,甘草1两。制法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上焦有热,咳嗽生痰。用法用量每服5

  • 虎肉炙方

    药方名称虎肉炙方处方虎肉半斤(切作脔),葱白半握(细切)。功能主治老人脾胃虚弱,恶心不欲饮食,常呕吐者。用法用量上以椒酱五味调炙之。空心冷食。注意不可热食,否则损齿。摘录《养老奉亲》

  • 加减消风百解散

    药方名称加减消风百解散处方川芎1钱,白芷1钱,陈皮1钱,苍术1钱半,紫苏1钱1分,麻黄(去根)1钱半,桂枝8分,甘草5分。功能主治冬月外感风寒,头痛项强,壮热恶寒,身体烦痛,四肢倦怠,痰壅喘嗽,涕唾稠

  • 破故纸散

    药方名称破故纸散处方破故纸30克(炒)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治小儿遗尿。用法用量每服3克,热汤调下。摘录《补要袖珍小儿方论》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