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橘皮丸

橘皮丸

《鸡峰》卷十七:橘皮丸

药方名称橘皮丸

处方海藻3分,白前3分,黄橘皮3分,杏仁5分,茯苓5分,芍药5分,桂5分,人参1两,白术1两,吴茱萸1两,葶苈1两,昆布5合,枣肉5合,桑白皮5合,苏子5合。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虚支满,膀胱虚冷,气上冲肺,气息奔冷,咽喉气闷。

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白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鸡峰》卷十七

脚气治法总要》卷下:橘皮丸

药方名称橘皮丸

处方橘皮(去瓤)4两,生姜2两。

制法上为末,以蜜半斤,炼化去上沫,下药末入内,熬成膏,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脚气。风燥便秘,气不下行,中焦胀满,饮食少思。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生姜汤送下。每日服之,即不生壅滞。

摘录脚气治法总要》卷下

《外台》卷二十六引《范汪方》:橘皮丸

药方名称橘皮丸

处方橘皮4分,牙子6分,芜荑6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寸白虫。

用法用量方中牙子,《普济方》作“狼牙”。

摘录《外台》卷二十六引《范汪方》

《鸡峰》卷三十:橘皮丸

药方名称橘皮丸

处方橘皮(不拘多少,只拣久者,不去白)。

制法上为细末,研大蒜和为膏,如樱桃大。

功能主治五膈五噎,饮食不下,肌肤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1-2粒,白汤嚼下,不拘时候。

摘录《鸡峰》卷三十

圣济总录》卷五十七:橘皮丸

药方名称橘皮丸

处方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干姜(炮)半两,大黄(锉,炒)半两,京三棱(炮,锉)半两,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半两,牵牛子(一半生,一半炒)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腹胀气滞,肠胃结涩。

用法用量每服15丸,加至20丸,食后生姜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七

卫生宝鉴》卷十九:橘皮丸

药方名称橘皮丸

处方橘皮2两,巴豆半两(去皮)。

制法橘皮锉碎,以巴豆同炒令重黄色,拣去巴豆不用,只捣陈皮为末,软烂饭研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解积,坚硬不消。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生姜汤送下。

摘录卫生宝鉴》卷十九

圣济总录》卷七十七:橘皮丸

药方名称橘皮丸

处方橘皮(汤浸,去白,焙)3两,干姜3两,木香3两,枳壳(去瓤,麸炒)3两,芍药3两,桂(去粗皮)1两,大黄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气痢。赤白不止,下冷上热。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生姜汤送下,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七

方出《肘后方》卷三,名见《鸡峰》卷十一:橘皮丸

药方名称橘皮丸

处方橘皮、桂心、杏仁(去皮尖,熬)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气嗽,不问多少时者。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饭后茶汤送下。

注意忌生葱。

摘录方出《肘后方》卷三,名见《鸡峰》卷十一

普济方》卷二四三引《指南方》:橘皮丸

药方名称橘皮丸

处方橘皮不拘多少(净,去枝梗,日晒干)。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膝胫痿弱。

用法用量每服30丸,姜汤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二四三引《指南方》

《医方类聚》卷一○六引《御医撮要》:橘皮丸

药方名称橘皮丸

处方橘皮7两2分(拣得6两),桂心12两(拣得4两),干姜10两(拣得8两),人参6两1分(拣得5两),甘草5两(拣得4两),白术6两(拣得4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理呕逆,除胃冷,进饮食,和宿食,止咳嗽。主

用法用量口服。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六引《御医撮要》

《鸡峰》卷十二:橘皮丸

药方名称橘皮丸

处方厚朴1两,橘皮(黄者)1两,神曲1两,大麦芽1两。

制法上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腹胀。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白汤送下。

摘录《鸡峰》卷十二

圣济总录》卷八十一:橘皮丸

药方名称橘皮丸

处方橘皮1斤(以童便浸1日,去白,用炭火半秤,烧地令赤,以酒1升洒于热地上,将橘皮铺在地上,着盆合一复时),朴消1斤(浆水2升,煎令水尽),白茯苓(去黑皮)4两。

制法上为末,再研细,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脚气,吃食不下。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米饮送下。以微利为度,如利多即减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一

圣济总录》卷二十七:橘皮丸

药方名称橘皮丸

处方橘皮(去白,炒)1两,草豆蔻(去皮)1两,桂(去粗皮)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木香1两,大黄(锉,炒)2两,鳖甲(去裙襕)1两半(用硇砂1分,研醋5合浸炙)。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伤寒食毒。恶寒,腹胁急胀,呕吐不下食,手足厥冷。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生姜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七

圣济总录》卷十九:橘皮丸

药方名称橘皮丸

处方橘皮(汤浸,去白,焙)3分,桔梗(锉,炒)3分,干姜(炮裂)3分,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3分,枳实(去瓤,麸炒)3分,细辛(去苗叶)3分,胡椒2两,蜀椒(去闭口及目,炒汗出)2两,乌头(炮裂,去皮尖)2两,荜拨2两半,人参1两,桂(去粗皮)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前胡(去芦头)1两,防葵1两,芎?1两,甘草(炙)2两,当归(切,焙)2两,白术1两半,吴茱萸(汤洗,焙干,炒)1两半,大黄(湿纸裹,煨香熟)半两,槟榔(锉)1两,葶疬(隔纸炒)1分,紫苏子(炒)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肺痹。上下痞塞不能息。

用法用量每服10丸,温酒送下,日3次;觉有热者,空腹服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九

猜你喜欢

  • 白英菊花饮

    药方名称白英菊花饮处方白英30克,野菊花30克,臭牡丹30克,三颗针15克,苦参15克,白头翁15克,七叶一枝花15克,白花蛇舌草20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毒热型鼻咽癌。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

  • 胡椒饼

    药方名称胡椒饼处方胡椒。制法上药研末,以饭捣烂,入胡椒末,和1处。功能主治箭头及竹木刺入肉,不得出者。用法用量贴伤处。不过1-2饼,即出。摘录《准绳·疡医》卷六

  • 矾黄散

    药方名称矾黄散处方矾石(晋州者,熬汁枯)半两,雄黄(好者)1分。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耳内脓水,疼痛不止。用法用量每用手指甲挑半字,先以绵杖子拭耳内令干,却滴生麻油1-2点入耳内,仍以绵杖子粘药末在

  • 莱菔汁

    《种福堂公选良方》:莱菔汁药方名称莱菔汁处方新鲜白萝卜1000~1500克制法将新鲜白萝卜洗干净后切成薄片,搅烂,用干净纱布包裹绞取汁液约50~100克即可。功能主治消食积,除腹胀,化痰热,止咳嗽。适

  • 丁香黄连点方

    药方名称丁香黄连点方处方丁香2-7枚(碎),黄连(去须)半两,黄柏皮(切)半两,蕤仁(研)2-7枚,五铢钱10文。功能主治乳石发,目赤痒。用法用量以水2盏,煎至6分,绵滤去滓,点目大眦,频点取愈。摘录

  • 解渴饮子

    药方名称解渴饮子处方人参(去芦)2两,绵黄耆(蜜炙)2两,麦门冬(去心)2两,干葛(有粉者)2两,枇杷叶(刷去毛,蜜炙)2两,生木瓜(去皮)2两,甘草1两半(炙),乌梅肉半两,生姜半两。制法上细锉。功

  • 调中益气煎

    药方名称调中益气煎处方人参1钱(若无人参,以上党参1两蜜炙透、枸杞子3-5钱酒炒代之),炙黄耆3钱,当归3钱,土炒白术3钱,甘草5分,陈皮1钱,神曲1钱5分(炒),白蔻仁2钱(研),煨姜2钱,大枣3个

  • 定痛明目饮

    药方名称定痛明目饮处方生地5钱,龟版3钱,当归3钱,白芍1钱5分(炒),石斛1钱,丹皮1钱,菊花1钱,夏枯草1钱,羚羊角(水磨,冲入)。功能主治头痛,目生翳膜,红肿如破。用法用量加桑叶5片,煎,好童便

  • 瓜霜紫雪丹

    药方名称瓜霜紫雪丹处方白犀角5钱,羚羊角5钱,青木香5钱,上沉香5钱,寒水石5两,石膏5两,灵磁石5两,飞滑石5两,玄参1两6钱,升麻1两6钱,飞朱砂5钱,生甘草8钱,公丁香2钱,麝香1钱2分,金箔1

  • 养中煎

    药方名称养中煎处方人参3~9克山药(炒)6克 白扁豆(炒)6~9克 炙甘草3克茯苓6克干姜(炒黄)3~6克功能主治温中益气。治中气虚寒。恶心呕吐或便溏泄泻。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280毫升,空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