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清凉膏

清凉膏

太平圣惠方》卷六十八:清凉膏

药方名称清凉膏

处方栀子仁7.5克黄连7,5克(去须)生地黄60克葱白10枚(擘)白芷7.5克 黄蜡15克 清麻油120克

制法上药细锉。于油锅中煎,以地黄焦黑为度,绵滤去滓,澄清,再于锅中入蜡,慢火熬,候蜡消,倾于瓷盒内。

功能主治治烫伤,烧伤。

用法用量用时涂于疮面。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六十八

中藏经·附录》:清凉膏

药方名称清凉膏

处方当归白芷木鳖子白及芍药黄柏白蔹各30克乳香(别研)腻粉各少许 白胶少许 黄丹90克

制法上用清麻油300克,煎前六味,候紫色,去之;入槐、柳枝各22厘米,再煎少顷,又去之;入黄丹150克,熬成;入乳香等,重绵滤,入罐子内贮之。

功能主治治发背。

用法用量先服白散子下之,次用此药贴之。

摘录中藏经·附录》

圣济总录》卷一三四:清凉膏

药方名称清凉膏

处方生山芋

制法上一味,不拘多少,去皮,研烂成膏。

功能主治治烫伤,烧伤。

用法用量涂于患处,疼痛立止,不成瘢痕。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四

证治准绳·类方》卷七:清凉膏

药方名称清凉膏

处方生南星薄荷叶各15克荆芥百药煎各9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治眼目红赤肿胀,不能开合,痛如针刺,闷热泪如雨。

用法用量用冷水调成膏,贴眼角上。

摘录证治准绳·类方》卷七

外科正宗》卷四:清凉膏

药方名称清凉膏

处方石灰60克

功能主治治烫伤,烧伤,痛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用水500毫升,搅混澄清,取清汁125毫升,加香油60毫升,以筷子搅打千百下如糊,取面上稠者,涂擦伤处。

摘录外科正宗》卷四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清凉膏

药方名称清凉膏

处方当归30克紫草6克大黄面4.5克 香油500克 黄蜡120~180克

制法以香油浸泡当归紫草三日后,用微火熬至焦黄,离火,将油滤净去滓,再人黄蜡加火熔匀,待冷后加大黄面搅匀成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痛。治烫伤、烧伤等清洁疮面;多型红斑(血风疮)、牛皮癣(白疕)等炎症性干燥脱屑皮损。

用法用量外敷患处。

注意阴疮、阴疽慎用。

摘录《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猜你喜欢

  • 二生膏

    药方名称二生膏处方生地黄(鲜者)500克生姜120克功能主治耳止痛,整骨。主手足跌伤。用法用量上药捣烂,人酒槽500克,同炒匀,乘热以布裹敷伤处,冷即易之。摘录《古今医鉴》卷十六引卢诚斋方

  • 利骨散

    药方名称利骨散处方白马脑上肉1-2斤。制法待生蛆,与乌骨白鸡1只食之,取粪阴干,每1钱入硇砂1钱,研匀。功能主治利骨取牙。主用法用量用少许擦疼处,片时取之即落。摘录《本草纲目》卷四十引《乾坤秘蕴》

  • 治喉散

    药方名称治喉散处方冰片1克僵蚕1.5克硼砂7.5克芒消23克制法上药共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喉痈,喉蛾。用法用量吹喉内患处。摘录《同寿录》卷二

  • 解毒承气汤

    《伤寒温疫条辨》卷五:解毒承气汤药方名称解毒承气汤处方白僵蚕(酒炒)9克蝉蜕(全)10个黄连3克黄芩3克黄柏3克栀子3克枳实(麸炒)7.5克厚朴(姜汁炒)15克大黄(酒洗)15克芒消9克(另入)功能主

  • 茯苓椒目丸

    药方名称茯苓椒目丸处方葶苈子7两,椒目3两,茯苓3两,吴茱萸2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身面浮肿,或是虚气,或是风冷气,或是水饮气,或肿入腹,苦满急,害饮食。用法用量每服10丸,

  • 保和丸

    《中国药典》:保和丸药方名称保和丸处方山楂(焦)300g 六神曲(炒)100g半夏(制)100g茯苓100g陈皮50g连翘50g莱菔子(炒)50g麦芽(炒)50g性状本品为灰棕色至褐色的水丸,气微香,

  • 左慈丸

    药方名称左慈丸处方磁石柴胡地黄萸肉 丹皮山药茯苓泽泻制法炼蜜为丸。功能主治治肾水不足,虚火上升,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用法用量每次6~9克,用淡盐汤送下。摘录《饲鹤亭集方》

  • 草罂饮

    药方名称草罂饮处方木瓜草1两(一方用马齿苋),罂粟壳半两,甘草半两。功能主治小儿久新痢疾,不食身热。用法用量上(口父)咀。3岁每服1钱,水半盏,煎3分,去滓,食前服。摘录《普济方》卷三九六引《仁存方》

  • 不换金丸

    药方名称不换金丸处方当归、没药、玄胡索、川芎、藁本、人参、白茯苓、牡丹皮、甘草、白芍药、白术、熟干地黄、白芷、白薇各等分。功能主治妇人诸虚不足,心腹疼痛。用法用量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1丸

  • 止咳橘红口服液

    药方名称止咳橘红口服液处方化橘红66g陈皮44g 法半夏33g茯苓44g款冬花22g甘草22g瓜蒌皮44g紫菀33g麦冬44g知母22g桔梗33g地黄44g石膏44g 苦杏仁(去皮炒)44g紫苏子(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