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理气散瘀汤

理气散瘀汤

傅青主女科》卷下:理气散瘀汤

药方名称理气散瘀汤

处方人参30克黄耆30克(生用)当归15克(酒洗)茯苓9克红花3克 丹皮9克姜炭15克

功能主治补气益血,活血散瘀。治跌闪小产,血流紫块,昏晕欲绝。

用法用量水煎服。

胎未堕,宜加杜仲(炒炭)、续断(炒黑)各3克;血崩不止,加贯众炭9克;血闭心晕,加元胡炭3克。

备注方中人参黄耆以补气,气旺则血可摄;当归、丹皮以生血,血生则瘀难留;红花姜炭以活血,血活则晕可除;茯苓以利水,水利则血易归经。

摘录傅青主女科》卷下

傅青主女科》:理气散瘀汤

药方名称理气散瘀汤

别名理气止瘀汤

处方人参1两,黄耆1两(生用),当归5钱(酒洗),茯苓3钱,红花1钱,丹皮3钱,姜炭5钱。

功能主治妊妇有跌扑闪挫,遂致小产,血流紫块,昏晕欲绝者。

用法用量理气止瘀汤(《辨证录》卷十二)。

胎未堕,宜加杜仲(炒炭)1钱,续断(炒黑)1钱;若服已堕,服原方;血崩不止,加贯众炭3钱;若血闭心晕,加玄胡炭1钱。

各家论述此方用人参黄耆以补气,气旺则血可摄也;用当归、丹皮以生血,血生则瘀难留也;用红花、黑姜以活血,血活则晕可除也;用茯苓以利水,水利则血易归经也。

摘录傅青主女科

猜你喜欢

  • 第一灵宝丹

    药方名称第一灵宝丹处方辰砂2两,雄精5钱,真蟾酥1钱,闹羊花1钱,真云麝3分,上冰片3分,老姜粉3分。制法上药将前四味各研极细末,和匀;后三昧次第加入,研至匀细为度,装储瓷瓶,勿令泄气,随时分装小瓶,

  • 胆蛔汤

    药方名称胆蛔汤处方槟榔15克 苦楝根皮6克使君子9克(炒香)炒榧子9克乌梅3克木香3克 炒枳壳3克功能主治驱蛔解痉止痛。主胆道蛔虫病。右上腹阵发性剧痛,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屈膝体位。用法用量水煎服。注

  • 两元散

    药方名称两元散处方煅蛤粉2钱,青黛1钱5分,乌贼骨2钱,煅蚌壳2钱,儿茶1钱5分。功能主治阴囊不问已烂未烂,甚至脱壳见肾子,下疳破烂流脓。用法用量乳至无声。摘录《青囊立效秘方》卷一

  • 魏香散

    药方名称魏香散别名魏莪散(《嵩崖尊生》卷十五)。处方蓬莪术15克 真阿魏3克制法先用温水化阿魏,浸蓬莪术一昼夜,焙干,研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小儿盘肠内吊,腹中极痛,干啼后偃。用法用量每服0.2~1.5克

  • 化毒散软膏

    药方名称化毒散软膏处方化毒散(乳香、没药、川贝母、黄连、赤芍、天花粉、大黄、甘草、珍珠粉、牛黄、冰片、雄黄粉)2两,祛湿药膏(苦参、薄荷、白芷、防风、芥穗、连翘、苍术、大黄、鹤虱草、威灵仙、白鲜皮、五

  • 定心龙胆丸

    药方名称定心龙胆丸处方龙胆(去苗)1两,茯神(去木)1两,白薇(焙)1两,栀子仁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半,玄参1两1分,羚羊角(镑)1两1分,甘草(炙)3分,人参1两,丹砂(别研)3分。制法上药

  • 白前丸

    药方名称白前丸处方白前1两,贝母(炮,去心)1两,人参1两,紫菀(去苗土)1两,款冬花3分,桑根白皮(炙,锉)1两半,葶苈(隔纸微炒)1两半,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黄,别研如膏)1两半。制法上8味

  • 建脾理中汤

    药方名称建脾理中汤处方人参8分,白术(土炒)8分,白苓8分,白芍(酒炒)8分,陈皮、苍术、炮姜、升麻、甘草、肉豆蔻(煨,去油)、诃子(煨,去核)。功能主治脏寒泄泻,饮食入胃,完谷不化,服香砂六君子汤不

  • 大定风丸

    《疡医大全》卷二十八:大定风丸药方名称大定风丸处方苍术8两,草乌3两,杏仁4两,川乌4两,白芷4两,半夏4两。制法上药用生姜2斤,葱1斤,取汁拌匀,以姜、葱渣一半铺瓶底,将药铺瓶内,瓶上又将渣一半盖上

  • 赤小豆涂敷方

    药方名称赤小豆涂敷方处方赤小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丹毒手掌大,身体赤发,痛痒微肿。用法用量以鸡子白调如糊,涂丹上,干即易。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