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生犀散

生犀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生犀散

药方名称生犀散

处方大黄(蒸.切.焙)、鳖甲(汤煮.去裙澜.醋涂.炙黄)、麦门冬(去心)、黄蓍、秦艽(去苗并土)、羚羊角(镑)、桑白皮人参茯苓(去皮)、地骨皮(去土)、赤芍药、柴胡(去苗)、枳壳(去瓤.麸炒)。

炮制上各等分,捣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小儿骨蒸肌瘦,颊赤口干,日晚潮热,夜有盗汗,五心烦躁,四肢困倦,饮食虽多,不生肌肉,及大病瘥后,馀毒不解,或伤寒病后,因食羊肉,体热不除,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入青蒿少许,煎至六分,去滓,温服,食后,儿小即分为二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生犀散

药方名称生犀散

别名羚羊角汤(《圣济总录》卷一七七)。

处方大黄(蒸,切,焙)鳖甲(汤煮,去裙襕,醋涂,炙黄)麦门冬(去心)黄耆秦艽(去苗并土)羚羊角(镑)桑白皮(锉)人参茯苓(去皮)地骨皮(去土)赤芍柴胡(去苗)枳壳(去瓤,麸炒)

制法上各等分,捣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小儿骨蒸肌瘦,颊赤口干,日晚潮热,夜有盗汗,五心烦躁,四肢困倦,饭食虽多,不生肌肉,及大病愈后,余毒不解;或伤寒病后,因食羊肉,体热不除。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入青蒿少许,煎至9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儿小即分为二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

猜你喜欢

  • 血腑逐瘀汤加减

    药方名称血腑逐瘀汤加减处方生地9克,枳壳9克,当归9克,赤芍9克,川芎9克,桔梗6克,柴胡6克,甘草6克,桃仁6克,红花6克,怀牛膝20克,丝瓜络20克,路路通10克,石菖蒲15克。功能主治活血化瘀,

  • 白鲜皮汤

    《圣济总录》卷一一六:白鲜皮汤药方名称白鲜皮汤处方白鲜皮1两半,麦门冬(去心,焙)1两半,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白芷1两半,桑根白皮(切)2两,石膏(碎)2两,细辛(去苗叶)1两半,杏仁(去皮尖双仁

  • 胜金理中丸

    药方名称胜金理中丸处方肉桂海螵蛸白芥子 白胡椒各30克制法上药研末,用神曲、生姜汁打和为丸。功能主治治新久寒痰哮喘,声如曳锯。用法用量每服6克,开水送下。摘录《饲鹤亭集方》

  • 荆穗四物汤

    药方名称荆穗四物汤处方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荆芥穗。功能主治血虚头晕。摘录《金鉴》卷四十三

  • 秦艽寄生汤

    药方名称秦艽寄生汤处方秦艽寄生白芍(七日内用赤芍)当归熟地(七日内用生地)蒲黄(半生半熟)川断独活广皮红花山楂香附乌药功能主治和营卫,祛风湿。治产后血虚,外感风湿,血瘀经隧,遍身疼痛。用法用量水煎服。

  • 山药炖猪肚

    药方名称山药炖猪肚处方猪肚山药各适量制法将猪肚煮熟,再入山药同炖至烂。功能主治滋养肺肾。适用于消渴多尿。用法用量稍加盐调味,空腹食用,每日1次。摘录《民间方》

  • 九宝散

    《苏沈良方》卷五:九宝散药方名称九宝散别名九宝汤(《易简方》)、苏沈九宝汤(《古今医统》卷四十四)。处方大腹子(连皮)肉桂甘草(炙)紫苏杏仁(去皮、尖)桑根白皮各30克麻黄(去根)陈皮(炒)薄荷各90

  • 绿矾丸

    药方名称绿矾丸处方五倍子250克(炒黑)绿矾120克(姜汁炒白)针砂120克(醋炒红色)神曲250克(炒微黄色)制法上为细末,生姜汁煮红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黄肿病。用法用量每服60~70丸

  • 百当膏

    药方名称百当膏处方丹砂(研)半两,腻粉(研)半两,水银1分,铅1分(2味结成砂子),牛黄2钱,龙脑(研)2钱,铅霜(研)2钱,粉霜(研)1分,阳起石(研)1分,黄蜡半两,巴豆(肥者,去皮心膜,研出油,

  • 香朴汤

    药方名称香朴汤处方厚朴(姜炒)30克 大附子(炮,去皮、脐)23克木香9克功能主治治老人中寒下虚,心腹膨胀,不喜饮食,脉浮迟而弱。用法用量上锉一剂。加生姜7片,大枣1枚,水煎服。摘录《万病回春》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