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益母丸

益母丸

妇人大全良方》卷十三引《产乳》:益母丸

药方名称益母丸

别名知母丸(《校注妇人良方》卷十二)。

处方知母30克(洗,焙)

制法上药为细末,以枣肉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清热滋阴,益气生津。治妊娠内热,气阴两虚,烦躁不安,名曰子烦。

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煎人参汤送下。

摘录妇人大全良方》卷十三引《产乳》

奇方类编》卷下:益母丸

药方名称益母丸

处方母草500克川芎30克赤芍30克 归身30克木香30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炼蜜丸,弹子大,每丸重9克。

功能主治调气活血。治月经不调,经来腹痛,腹有症瘕,久不受孕,产后血瘀腹痛。(不孕)

用法用量每次服1丸,一日二至三次。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奇方类编》卷下

《妇科杂证》:益母丸

药方名称益母丸

处方母草(并子)500克 大生地(酒洗)90克当归(酒洗)90克白芍(酒洗,炒)90克 乌贼骨(去粗壳,炒)120克泽兰叶(酒洗)120克香附(酒、醋、山栀水、童便浸制四次)120克

制法上药先将益母草熬为膏,再将余药共为末,加入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养血活血,理气调经。治妇女瘀滞腹胀,或小腹隐痛,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温开水送下。

如有热,加丹皮、黄芩各15克,栀子30克,去川芎;如有寒,加肉桂(去粗皮)30克,砂仁30克,生地换熟地;气虚,加人参白术(炒)各60克,香附减半;有痰,加陈皮、法半夏各30克;热痰,加麦冬(去心)、川贝(去心)各45克;经闭不通,加延胡索(酒炒)45克,桃仁(去皮)18克,红花4克。

摘录《妇科杂证》

猜你喜欢

  • 长清降浊汤

    药方名称长清降浊汤处方柴胡8克,升麻6克,桔梗9克,茯苓10克,猪苓10克,泽泻10克,车前子10克,木通10克。功能主治升清降浊。主清气不升,浊阴不降,气化失司,膀胱不利。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

  • 垂柳散

    药方名称垂柳散处方大黄(炮熟)1分,郁金(皂角水煮5-7沸,焙干)1分,甘草(炙)1分,黄芩(洗)1分,全蝎(去土)1分,白附子(炮)1分,防风(洗)1分,桔梗(洗)1分,白僵蚕(直者)1分,雄黄(研

  • 马兰膏

    《古方汇精》卷四:马兰膏药方名称马兰膏处方马兰头不拘多少(冬季无叶,取根亦可)。功能主治小儿双足红赤,游风流火。如足至小腹,手至胸膛,多至不救,急用此方救之。并治大人两腿赤肿,流火,或湿热伏于经络,皮

  • 黄耆煎

    《鸡峰》卷四:黄耆煎药方名称黄耆煎处方黄耆10斤,乌药15斤,地龙40两,赤小豆10斤,杜蒺藜5斤,防风10斤,川乌头40两,川楝子10斤,陈橘皮10斤,茴香10斤。制法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丸,如梧桐子

  • 湿胆汤

    药方名称湿胆汤处方半夏(汤泡)、茯苓(去皮)、陈皮(去白)、枳实(炒),各二钱。甘草(半钱),竹茹(一钱)。功能主治治伤寒瘥后调理。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煎至一钟,不拘时服。摘录明

  • 安胎膏

    药方名称安胎膏处方老母鸡1只(缉死,勿经水,拔尽毛,竹刀破击肠杂,入粳米、糯米半碗,银针穿线缝好,麻油4斤熬听用),生地4两,川芎(酒洗)2两,当归(酒洗)2两,杜仲(炒)2两,续断(炒)2两,白术2

  • 缩泉丸

    药方名称缩泉丸处方乌药川椒(去目并合口者,出汗)吴茱萸(九蒸九晒)益智(炒)各等分制法上药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小便频数。用法用量每服50~60丸,临卧盐汤下。摘录《魏氏家藏方》

  • 补肺黄耆散

    药方名称补肺黄耆散处方黄耆1两(锉),人参1两(去芦头),茯神1两,麦门冬1两(去心),白术3分,五味子1两,桂心1两,熟干地黄1两,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当归3分(锉,微炒),甘草半两(炙微

  • 退红解毒汤

    药方名称退红解毒汤处方紫草丹皮甘草连翘川连防风木通北柴胡地骨皮赤芍桔梗荆芥红花蝉蜕栀子羌活炒芩糯米竹叶石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透疹。治痘疹初期,发热三四日不退,疹点大小不等,或红斑紫斑,黑赤焦枯,或

  • 开胸顺气丸

    《中国药典》:开胸顺气丸药方名称开胸顺气丸处方槟榔300g牵牛子(炒)400g陈皮100g木香75g厚朴(姜制)100g三棱(醋制)100g莪术(醋制)100g猪牙皂50g性状为浅棕色至棕色的水丸;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