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瞿麦散

瞿麦散

刘涓子鬼遗方》卷四:瞿麦散

药方名称瞿麦散

处方瞿麦白芷黄耆当归细辛芍药薏苡仁芎藭赤小豆末各30克

制法上药九味,先以清酒或苦酒渍小豆,取出置于铜器中,熬干复渍,渍后复熬,反复五次。然后研末,过筛。

功能主治治痈疽已溃未溃,疮中疼痛,脓血不绝。

用法用量温酒服1克,昼夜各五次。三日后,痛痒者,肌肉生也。

多痛,倍瞿麦;疮口未开,倍白芷;脓多,倍黄耆

摘录刘涓子鬼遗方》卷四

《千金》卷二十二:瞿麦散

药方名称瞿麦散

处方瞿麦1两,芍药2两,桂心2两,赤小豆(酒浸,熬)2两,芎?2两,黄耆2两,白蔹2两,麦门2两。

制法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排脓止痛,利小便。主痈。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先食酒下,日3次。

摘录《千金》卷二十二

圣济总录》卷九十八:瞿麦散

药方名称瞿麦散

处方瞿麦穗半两,木通(锉)1两,甘遂(炒)1分,青盐(别研)1分,槟榔(锉)2枚,莎草根(炒去毛)1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沙石淋,涩痛。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温熟水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八

《圣惠》卷五十八:瞿麦散

药方名称瞿麦散

处方瞿麦1两,车前子半斤,滑石2两,郁金1两,乱发灰半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生干地黄2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血淋及尿血,水道中涩痛,遍经络脏腑热甚,则血散失其常经而成淋。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煎葱白汤调下。

摘录《圣惠》卷五十八

普济方》卷二一五:瞿麦散

药方名称瞿麦散

处方瞿麦滑石、生干地黄郁金

制法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血淋及尿血,水道中涩痛,经络腑脏热甚,则血散其常经,而成血淋。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普济方》卷二一五

《圣惠》卷二十九:瞿麦散

药方名称瞿麦散

处方瞿麦半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茅根半两(锉),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子芩半两,木通半两(锉),赤芍药半两,川朴消半两,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虚劳小便不利,心神烦热。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日3-4次,以利为度。

摘录《圣惠》卷二十九

《圣惠》卷五十五:瞿麦散

药方名称瞿麦散

处方瞿麦1两,茵陈1两,川大黄1两半(锉碎,微炒),黄芩1两,栀子仁1两,麦门冬1两半(去心)。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黄病。小便赤涩,心神烦闷。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服,不拘时候,以小便利为度。

摘录《圣惠》卷五十五

《圣惠》卷五十八:瞿麦散

药方名称瞿麦散

处方瞿麦1两,葵子半两,木通1两(锉),黄连1两(去须),防风1两(去芦头),茯神2两,冬瓜仁1两,甘菊花半两,葳蕤1两,川升麻1两,地骨皮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心热,小便难赤涩痛。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五十八

《嵩崖尊生》卷八:瞿麦散

药方名称瞿麦散

处方瞿麦拇指大1把,生姜1钱半,栀子30个,灯心5分,炙草5钱,枣5个。

功能主治九窍出血。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嵩崖尊生》卷八

《直指》卷二十二:瞿麦散

药方名称瞿麦散

处方瞿麦穗半两,赤小豆半两,当归半两,川芎半两,白芷半两,黄耆半两,赤茯苓半两,辣桂2钱半,甘草2钱半。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排脓止痛,通利小便,从小便出毒气。主痈疽。

用法用量每服2钱半,酒调下。

摘录《直指》卷二十二

《圣惠》卷十三:瞿麦散

药方名称瞿麦散

处方瞿麦3分,车前根3分,木通1两(锉),栀子仁1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黄芩1两,川升麻1两,牵牛子3分(微炒),滑石半两,川朴消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小便不通,尿血涩痛。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中盏,加葱白2茎,灯心半束,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以通利为度。

摘录《圣惠》卷十三

《圣惠》卷七十七:瞿麦散

药方名称瞿麦散

处方瞿麦2两,榆白皮3两(锉),甘草1两(炙微赤),桂心1两,木通2两(锉),牛膝1两(去苗),泽泻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妇人难产,烦闷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七

《圣惠》卷六十一:瞿麦散

药方名称瞿麦散

处方瞿麦1两,赤芍药1两,黄耆2两(锉),当归2两(锉,微炒),桂心1两,赤小豆1两(微炒),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滑石2两,川朴消1两,芎?1两,白蔹1两,麦门冬2两(去心)。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排脓止痛,利大小便。主诸痈。

用法用量每服3钱,食前以温水调下,以利为度。

摘录《圣惠》卷六十一

《圣惠》卷七十七:瞿麦散

药方名称瞿麦散

处方瞿麦半两,滑石3分,当归1两(锉,微炒),赤芍药3两,榆皮3两,大腹子3两,葵子半两(微炒),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子芩半两,赤茯苓半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妊娠,经3-5个月,胎死在腹内不出。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七

《鬼遗》卷二:瞿麦散

药方名称瞿麦散

处方瞿麦3分,芎?3分,当归3分,甘草(炙)3分,干姜3分,桂心3分,续断3分,厚朴(炙)3分,白蔹3分,蜀椒(去目及闭口,汗)3分,辛夷(去毛)3分,牡蛎(末)3分,芍药3分,桔梗3分,干地黄3分,防风3分,细辛2分,瓜蒌1分,人参3分。

制法上药治下筛,理令匀。

功能主治金疮大渴。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调温酒下,日3次,夜1次。

或筋骨断,更加续断3分。

摘录《鬼遗》卷二

《圣惠》卷五十四:瞿麦散

药方名称瞿麦散

处方瞿麦1两,滑石1两,汉防己1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川芒消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水气。面目腿膝肿硬,小便赤涩。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四

《外台》卷二十一引《广济方》:瞿麦散

药方名称瞿麦散

处方瞿麦2分,干姜2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眯目不出,生肤翳。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以井花水下,日3次。

摘录《外台》卷二十一引《广济方》

《圣惠》卷七十四:瞿麦散

药方名称瞿麦散

处方瞿麦1两,赤茯苓1两,桑根白皮(锉)1两,木通(锉)1两,冬葵子1两,黄芩半两,赤芍药半两,枳壳(麸炒微黄,去瓤)半两,车前子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妊娠数月,小便淋涩疼痛,心烦闷乱。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四

《圣惠》卷六十二:瞿麦散

药方名称瞿麦散

处方瞿麦1两,滑石1两半,栀子仁1两,石韦1两(去毛),玄参3分,络石1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黄耆1两(锉),红雪3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发背疮肿,大小便不通,心腹壅闷。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葱白2茎,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十二

《魏氏家藏方》卷九:瞿麦散

药方名称瞿麦散

处方瞿麦1两,滑石(别研)1两,防风(去芦)1两,葵子1两,木通(去皮)1两,夏枯草1两,生干地黄(细锉,熟炒)1两,甘草半两(炙)。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心脏积热,小便赤涩,及一切五淋沙石,旋血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加灯心1小束,葱3寸,同煎6分,温服,不拘时候。甚者不过3服。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九

《圣惠》卷六十一:瞿麦散

药方名称瞿麦散

处方瞿麦1两,白芷1两,黄耆2两(锉),当归1两(锉,微炒),细辛1两,赤芍药1两,芎?1两,赤小豆1两(捣末,以酒浸,铜器中熬令干),薏苡仁1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渐生肌肉。主诸痈肿,疮中疼痛,脓血不绝。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十一

《圣惠》卷五十八:瞿麦散

药方名称瞿麦散

别名瞿麦汤、木通

处方瞿麦1两,葵子半两,木通半两(锉),冬瓜仁1两半,子芩1两,白茅根1握(锉),滑石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心热,小便卒淋涩赤痛。

用法用量瞿麦汤(《圣济总录》卷九十八)、木通汤(《普济方》卷二一五)。

摘录《圣惠》卷五十八

《圣惠》卷五十八:瞿麦散

药方名称瞿麦散

处方瞿麦1两,桑根白皮1两(锉),木通1两(锉),滑石1两,赤芍药1两,子芩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榆白皮1两(锉),川芒消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热淋涩痛,热极不解。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八

《鬼遗》卷四:瞿麦散

药方名称瞿麦散

处方瞿麦1两,白芷1两,黄耆1两,当归1两,细辛1两,芍药1两,薏苡仁1两,芎?1两,赤小豆(末)1两。

制法先以清酒渍小豆,出,以铜器中熬令干,复渍,渍后复熬,五过止,然后为末。

功能主治诸痈疽已溃未溃,疮中疼痛,脓血不绝。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温酒下,昼夜各5次。3日后痛痒者,肌肉生也。

多痛,倍瞿麦;疮口未开,倍白芷;脓多,倍黄耆薏苡仁、芍药。

摘录《鬼遗》卷四

儒门事亲》卷十二:瞿麦散

药方名称瞿麦散

处方甘遂半两(制),瞿麦1两,葛根1两,麦芽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酒积。

用法用量每服2钱,酒调下。

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二

圣济总录》卷一四○:瞿麦散

药方名称瞿麦散

处方瞿麦5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竹木刺不出。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空腹、日午、夜卧温酒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

《圣惠》卷三十八:瞿麦散

药方名称瞿麦散

处方瞿麦1两,大青1两,黄芩1两,甘草半两(生锉),川芒消2两,赤茯苓1两,白茅根1两(锉),栀子仁3分,川大黄1两半(锉碎,微炒)。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乳石发动,壅热上攻,心神烦乱,大小肠壅滞。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豉100粒,葱白7寸,煎至6分,去滓温服,日3-4次。

摘录《圣惠》卷三十八

《鸡峰》卷十八:瞿麦散

药方名称瞿麦散

处方瞿麦1两,葵子半两,木通半两,大黄半两,车前半两,桑皮半两,滑石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利小便。主膀胱伏热,小便赤涩,淋沥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白汤调下。

注意气盛有热者可服。

摘录《鸡峰》卷十八

猜你喜欢

  • 丁萸六均汤

    药方名称丁萸六均汤处方六君子汤加丁香、吴萸、姜。功能主治寒盛呕吐。摘录《金鉴》卷四十二

  • 龙牡菟韭丸

    药方名称龙牡菟韭丸处方生龙骨(水飞)、生牡蛎(水飞)、生菟丝粉、生韭菜子粉各等分。制法不见火,研末,生干面、冷水调浆为丸。功能主治色欲过度,精浊白浊,小水长而不痛者,并治妇人虚寒,淋、带、崩漏。用法用

  • 托里金银地丁散

    药方名称托里金银地丁散处方金银花黄连当归紫花地丁赤芍药黄耆人参甘草节桔梗大黄各15克乳香白檀香没药连翘各6克黄芩栀子仁玄参各6克麦门冬(去心)前胡甘草(蜜炙)各30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治恶疮肿毒疼

  • 金犀丸

    药方名称金犀丸处方金箔30片,犀角(镑)1两,龙脑(研)1钱,麝香(研)1分,丹砂(研,水飞过)2两,胆南星1两,半夏2两(洗去滑,焙),天麻半两,白矾1两(枯过),丁香1分。制法上为细末,拌和再研匀

  • 调胃承气加麦冬元参汤

    药方名称调胃承气加麦冬元参汤处方大黄3钱,芒消3钱,甘草2钱,麦冬5钱,元参3钱,白蜜1杯。功能主治阳明府证,潮热汗出,谵语腹满,便秘者。用法用量流水煎大半杯,入白蜜热服。摘录《医学摘粹》

  • 复方健脾术苓汤

    朱仁康方:复方健脾术苓汤药方名称复方健脾术苓汤处方苍术9克,白术9克,赤芍9克,猪苓9克,泽泻9克,陈皮9克,淮山药9克,扁豆衣9克,炒薏仁9克,匾蓄9克,萆 9克,六一散(包)9克。功能主治健脾理湿

  • 加味八味汤

    药方名称加味八味汤处方熟地3钱,山药3钱(炒),山萸肉1钱半,丹皮1钱,云苓2钱,泽泻1钱,巴戟3钱(去心,盐水炒),菟丝子1钱半,远志1钱半(去心,盐水炒),韭子1钱(炒),茵陈5分,附子5分,上元

  • 干姜白术散

    药方名称干姜白术散处方白术1两,干姜1两,附子1两,地榆1两,黄连1两,阿胶2两,龙骨2两,赤石脂3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赤白痢久不止,肠中疼痛。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 香梅丸

    药方名称香梅丸处方乌梅(同核,烧存性)香白芷(不见火)百药煎(烧存性)制法上药等分,研为细末,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肠风脏毒。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腹时用米饮送下。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 阿胶枳壳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阿胶枳壳丸药方名称阿胶枳壳丸处方阿胶(碎,炒)枳壳(浸,去瓤,麸炒)各60克滑石(研飞为衣)15克制法上药研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产后虚羸,大便秘涩。用法用量每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