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碧玉丸

碧玉丸

《观聚方要补》卷一引《医门秘旨》:碧玉丸

药方名称碧玉丸

处方铜绿3钱,钟乳粉5分。

制法共为末,葱汁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痰盛。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白汤送下。少顷痰吐如涌泉。

摘录《观聚方要补》卷一引《医门秘旨》

《准绳·幼科》卷九:碧玉丸

药方名称碧玉丸

处方青黛2钱半,明白矾(生用)2钱半,天南星(生用)2钱半,滑石2钱半,轻粉50贴,全蝎(去尖毒)15尾,巴豆49粒(去壳膜心,存油。碎切,入乳钵杵极细)。

制法轻粉巴豆外,余5味或晒或焙,为末,仍入前2味,同在乳钵内杵匀,姜汁煮糯米粉为糊,丸如粟壳大。

功能主治痰嗽气喘,胸满,饮食减少,睡不得宁,烦躁有热。

用法用量每服7-11丸,空心用淡姜汤送下;热甚者,薄荷汤送下,或不拘时候。

摘录《准绳·幼科》卷九

鲁府禁方》卷二:碧玉丸

药方名称碧玉丸

处方白矾、枯白矾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稀糊为丸,如樱桃大。

功能主治心胃刺痛。

用法用量每服4丸,烧酒送下。立止。

摘录鲁府禁方》卷二

猜你喜欢

  • 八将擒王丸

    药方名称八将擒王丸处方带子蜂房3钱,象牙屑5钱,僵蚕3钱,蝉蜕3钱,全蝎1对,木香3钱,乳香3钱,没药2钱。制法上为细末,以黄占8两滚化熬过,入药末搅匀,倾水中取出为丸,如枣仁大。功能主治一切痈疽发背

  • 苍地丸

    药方名称苍地丸处方苍术陈皮各90克黄柏黄连各45克连翘黄芩各30克制法上药研末,用生地180克,捣膏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清热燥湿,凉血止血。主脏毒下血。用法用量每用50~70丸,白汤送下。摘录《

  • 豆竹汤

    药方名称豆竹汤处方生大豆1升,青竹算子49枚(长4寸,阔1分)。功能主治卒失音。伤寒失者不语。用法用量和水煮熟。日夜2服。摘录方出《证类本草》卷二十五引孟诜方,名见《圣济总录》卷三十二

  • 陈氏玉龙汤

    药方名称陈氏玉龙汤别名玉龙汤处方四物汤加真龙骨末少许。功能主治妇人产后用力太过,产门恶出。用法用量玉龙汤(《普济方》卷三五五)。摘录《妇人良方》卷二十三

  • 木香楝子散

    药方名称木香楝子散处方川楝子30个(巴豆20枚,同炒黄赤色,去巴豆)萆薢15克石菖蒲30克(炒)青木香30克(炒)荔枝核20枚(炒)制法上药研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小肠疝气,膀胱偏坠,久药不效者。用法用量

  • 地黄丸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地黄丸药方名称地黄丸拼音Dì Huáng Wán别名补肾地黄丸(《幼幼新书》卷六)、六味地黄丸(《正体类要》卷下)、六味丸(《证抬准绳》类方》卷一)。处方熟地黄24克 山萸肉 干

  • 定神至宝丹

    药方名称定神至宝丹处方生地黄(姜汁炒)15克橘红贝母 白茯苓(去皮)黄连远志(去心)石菖蒲酸枣仁(炒)枳实(麸炒)瓜蒌仁天花粉甘草(少许)制法上药锉碎。功能主治主诸痫神志不宁,时发狂躁,多言好怒,面容

  • 理湿止痒扑药

    药方名称理湿止痒扑药处方地肤子1两,僵蚕5钱(炒),白鲜皮5钱,白芷3钱,荆芥穗5钱,茵陈5钱,败酱草5钱,白矾3钱(煅),益元散5钱。制法上为极细末,装布袋内。功能主治祛风理湿止痒。主用法用量随便擦

  • 苍玉潜龙汤

    《医醇剩义》卷二:苍玉潜龙汤药方名称苍玉潜龙汤处方生地1.2克龟版18克石膏9克龙齿6克石斛9克 花粉6克 丹皮4.5克羚羊角4.5克沙参12克白芍4.5克功能主治养阴清热,凉血止血。主阴虚阳亢,龙雷

  • 谷疸丸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谷疸丸药方名称谷疸丸处方苦参90克(锉)龙胆30克(去芦头)牛胆1枚(干者)制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谷疸。食毕即头眩,心中佛郁不安而发黄。用法用量每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