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红灵丹

红灵丹

《中医外科学讲义》:红灵丹

药方名称红灵丹

处方雄黄18克乳香18克 煅月石30克 青礞石9克没药18克冰片9克 火消18克朱砂60克麝香3克

制法上药除冰片麝香外,共研细末,最后加冰片麝香,瓶装封固。

功能主治治痈疽未溃;初、中期阴茎癌。

用法用量用时将药粉撒于膏药或油膏上,敷贴患处。

摘录《中医外科学讲义》

《齐氏医案》卷六:红灵丹

药方名称红灵丹

别名八宝红灵丹、绛雪、八宝红灵散、红灵散

处方明雄6钱,朱砂6钱,礞石6钱,火消6钱,月石6钱,麝香2分,洋片2分,佛金40张。

制法各制合研极细末,瓷瓶收贮,勿令泄气,轻重量用;或烧酒、冷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感冒伤风,伤寒伤暑,痧胀,中恶中毒,心疼腹痛,哮喘痰嗽,牙痛,小儿急惊,五疳诸积,食伤饱胀,霍乱吐泻,时症瘟疫,痈疽疔毒疮疖,痰核痰疱,蜂螫虫咬,妇女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八宝红灵丹(《痧证汇要》卷一)、绛雪(《霍乱论》)、八宝红灵散(《慈禧光绪医方选议》)、红灵散(《中国药典》一部)。

注意孕妇忌用。

摘录《齐氏医案》卷六

猜你喜欢

  • 知柏地黄汤

    药方名称知柏地黄汤处方熟地黄24克,山茱萸12克,干山药12克,泽泻9克,茯苓9克(去皮),丹皮9克,知母24克,黄柏24克。功能主治滋阴降火。主阴虚热盛。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医

  • 加味瓜蒌汤

    药方名称加味瓜蒌汤处方当归12克,瓜蒌30克,乳香3克,没药3克,甘草3克,橘核15克,荔核15克。功能主治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主气血不足,肝气郁结,经脉瘀阻。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

  • 枸杞酒

    《千金》卷二十七:枸杞酒药方名称枸杞酒处方枸杞根120斤(切),干地黄末2斤半,桂心1升,干姜1升,泽泻1升,蜀椒末1升,商陆末2升。制法以东流水4石,煮杞根1日1夜,取清汁1石,渍曲一如家酿法,熟取

  • 左归饮

    药方名称左归饮处方熟地6~9克或加至30~60克山药6克 枸杞6克 炙甘草3克茯苓4.5克山茱萸3~6克(畏酸者少用之)功能主治滋阴补肾。治肾阴不足,阴衰阳盛。腰酸遗泄,盗汗,口燥咽干,口渴欲饮,舌光

  • 便浊汤

    药方名称便浊汤处方黄耆1钱,白术1钱,陈皮8分,香附1钱,川芎8分,苍术1钱,车前8分,半夏1钱。功能主治便浊。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脉症正宗》卷一

  • 京三棱丸

    《圣惠》卷四十九:京三棱丸药方名称京三棱丸处方京三棱2两(微煨,锉),川乌头2两(炮裂,去皮脐),陈橘皮2两(汤浸,去白瓤,焙),硼砂1两(细研),干姜1两(炮裂,锉),雄雀粪1两(微炒)。制法上为末

  • 荆芥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荆芥散药方名称荆芥散处方天南星(浸洗.生姜自然汁煮软.切.焙干)、草乌头(炮.去皮.脐)、荆芥穗,各半两。石膏(研)一两。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伤寒头疼,鼻塞流涕

  • 龙齿饮

    《圣济总录》卷一七一:龙齿饮药方名称龙齿饮处方龙齿(捣研)1两1分,石膏(捣研)1两1分,黄芩(去黑心)1两,大黄(锉,炒令香熟)1两,龙胆半两,栀子仁半两,甘草(炙,锉)半两,钩藤3分(锉)。制法上

  • 赤芍药汤

    《圣济总录》卷四十五:赤芍药汤药方名称赤芍药汤处方赤芍药1两,生干地黄(焙)1两,大黄半两(锉,炒),甘草(炙)半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脾瘅脏热,唇焦口气,引饮不止。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水1盏,煎

  • 防己黄芪汤

    药方名称防己黄芪汤处方防己四两,黄芪五两,甘草(炙)二两,白术三两。炮制右为粗末。功能主治治风湿相搏,客在皮肤,一身尽重,四肢少力,关节烦疼,时自汗出,洒淅恶风,不欲去衣。及治风水客搏,腰脚浮肿,上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