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羚羊清肺丸

羚羊清肺丸

《中国药典》:羚羊清肺丸

药方名称羚羊清肺丸

处方浙贝母40g 桑白皮(蜜炙)25g前胡25g麦冬25g天冬25g天花粉50g地黄50g玄参50g石斛100g桔梗50g枇杷叶(蜜炙)50g 苦杏仁(炒)25g金果榄25g金银花50g大青叶25g 桅子50g黄芩25g板蓝根25g牡丹皮25g薄荷25g甘草15g 熟大黄25g陈皮30g羚羊角粉6g

性状为黑色的大蜜丸;味微苦。

炮制以上二十四味,除羚羊角粉外,其余浙贝母等二十三味,粉碎成细粉,过筛。将羚羊角粉与浙贝母等细粉配研,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40~16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清肺利咽,清瘟止嗽。用于肺胃热盛,感受时邪,身热头晕,四肢酸懒,咳嗽痰盛,咽喉肿痛,鼻衄咳血,口干舌燥。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3次。

规格每丸重6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羚羊清肺丸

药方名称羚羊清肺丸

处方羚羊(另兑)1钱2分,浙贝8钱,花粉1两,银花1两,小生地1两,黄芩5钱,桔梗1两,玄参(去芦)1两,丹皮5钱,薄荷5钱,石斛2两,天冬5钱,陈皮6钱,大青叶5钱,板兰根5钱,杏仁(去皮,炒)5钱,桑皮5钱,前胡5钱,金果榄5钱,甘草3钱,熟军5钱,枇杷叶(去毛)1两,栀子(炒)1两,麦冬5钱。

制法上为细粉,炼蜜为丸,每丸重2钱,蜡皮封固。

功能主治清肺热,止咳嗽,利咽膈。主肺热咳嗽,咽喉肿痛,鼻衄咳血,舌干口燥。

用法用量每服2丸,温开水送下。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猜你喜欢

  • 艾叶饮

    《圣济总录》卷一五七:艾叶饮药方名称艾叶饮处方艾叶、当归(切,焙)、人参、生干地黄(焙)、地榆、干姜(炮)、阿胶(炙令燥)各等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半产后,恶露不断,心闷气短。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

  • 柴胡三白汤

    药方名称柴胡三白汤处方柴胡3钱,人参1钱5分,半夏1钱,白芍药1钱,白术1钱,白茯苓1钱,甘草5分,黄连8分,生姜5片。制法上锉1剂。功能主治身热,泄泻,烦渴。用法用量加大枣2枚,水煎,食前服。摘录《

  • 大麦煎散

    药方名称大麦煎散处方九肋鳖甲1两半,银州柴胡1两,秦艽1两,木香半两,川乌头半两,干漆1两,干葛1两,石菖蒲1两,宣连1两,官桂半两,黑附子半两,石斛1两,沉香1两。制法上锉细,如豆大。功能主治劳气,

  • 除风解毒汤

    药方名称除风解毒汤处方二花1两,公英8钱,生地1两,归尾4钱,赤芍3钱,防风3钱,石膏8钱,连翘4钱,牛蒡子3钱(炒),薄荷3钱,菊花4钱,黄芩3钱,甘草1钱。功能主治风赤疮痍症(沙眼胞性湿疹)。初起

  • 加味疏风祛疹汤

    赵炳南方:加味疏风祛疹汤药方名称加味疏风祛疹汤处方赤芍12克,白芍12克,当归9克,茜草根9克,白茅根30克,蝉衣6克,浮萍3克,白藓皮39克,刺蒺藜15克,金银花15克,生枳壳9克,生甘草9克。功能

  • 黄连粉

    药方名称黄连粉处方黄连2两,牡蛎2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男女疱面生疮。用法用量以粉疮上,频敷之。摘录方出《外台》卷三十二引《古今录验》,名见《医心方》卷四

  • 清膈煎

    药方名称清膈煎处方陈皮4.5克 贝母(微敲破)3~9克胆星3~6克 海石6克白芥子1.5~2.1克木通6克功能主治清化痰热。治痰因火动,气壅喘满,内热烦渴。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煎至200毫升,温服

  • 加味泻心汤

    药方名称加味泻心汤处方黄连1.5克犀角1.5克蒲黄3克天冬6克丹参6克 元参4.5克连翘6克茯苓6克甘草1.5克 淡竹叶20张 灯心100厘米功能主治清心凉血。治心火炽盛,五中烦躁,面红目赤,口燥唇裂

  • 枳壳栀子大黄汤

    药方名称枳壳栀子大黄汤处方枳壳1个,肥栀子3个,豉1两,大黄(如簿棋子大)5-6个。功能主治伤寒食复发热。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伤寒图歌活人指掌》卷四

  • 灵龟散

    《永乐大典》卷一三八七九引《大方》:灵龟散药方名称灵龟散处方败龟(煅)、漏芦(并酥炙)、威灵仙、延胡索、牛膝(酒浸)、虎骨(酥炙)、桂心、地龙(去土)、自然铜(烧醋淬)、当归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