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荆三棱散

荆三棱散

《卫生总微》卷十七:荆三棱散

药方名称荆三棱散

处方三棱(炮)、斑猫(去足并翅)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疝气偏坠,一大一小。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米饮调下。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七

普济方》卷一七一:荆三棱散

药方名称荆三棱散

处方三棱(煨,锉)2两,蓬莪术(煨,锉)2两,益智(去皮,炒)半两,缩砂仁半两,槟榔(锉)半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丁香半两,姜黄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积聚,心腹胀满,醋心,呕吐冷痰,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2钱,沸汤点服,不拘时候。

摘录普济方》卷一七一

普济方》卷三四九:荆三棱散

药方名称荆三棱散

处方三棱1两,熟地黄1两,鳖甲1两,桂心3分,当归3分,桃仁3分,川芎半两,牡丹皮半两,刘寄奴半两,赤芍药半两,大黄(炒)、牛膝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产后积血不散,结聚成块,或时寒热,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大盏,加姜黄3片,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四九

普济方》卷一七二:荆三棱散

药方名称荆三棱散

处方三棱1两(煨,锉),桂心3分,丁香半分,益智3分(去皮),木香5钱,大腹皮1两(锉),前胡1两(去芦),白术2分,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干姜半两(炮裂,锉),蓬莪术2分,郁李仁1两(汤浸,去皮,微炒),青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赤茯苓1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积聚气,脾胃虚弱,不能化谷,及宿食不消,腹胁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食前稍热服。

摘录普济方》卷一七二

猜你喜欢

  • 白胶散

    《圣惠》卷七十七:白胶散药方名称白胶散处方白胶2两(捣碎,炒令黄燥)人参(去芦头)1两,半夏(汤洗7遍去滑)1两,秦艽(去苗)1两,紫葳1两,甘草(炙微赤,锉)1两。制法上为粗散。功能主治妊娠2-3月

  • 读书丸

    《医统》卷五十:读书丸药方名称读书丸处方人参、远志、石菖蒲、菟丝子、生地黄、地骨皮、五味子、酸枣仁、当归、川芎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除百病,日记万言。主健忘。用法用量每服

  • 安石榴汤

    《外台秘要》卷二十五引陈癛丘:安石榴汤药方名称安石榴汤处方干姜6克(或用生姜12克)黄柏3克(细切)石榴1枚(小者2枚)阿胶6克(另研,渍之)制法上四味,切。功能主治下痢白滞,久治不愈,困笃欲死。用法

  • 黄雄漆丸

    药方名称黄雄漆丸处方严漆1两,蟹黄5钱。制法拌匀,晒,渐去面上汗水,待尽,又加水飞雄黄、牙皂末各5钱,为丸,不可见日,晒则不干。功能主治蛇皮鱼鳞,痒风癫风,一切危重之症。用法用量每服3分,温酒送下。摘

  • 酸枣仁粥

    药方名称酸枣仁粥处方酸枣仁末15克粳米100克制法先以粳米煮粥,临熟,下酸枣仁末再煮。功能主治宁心安神。适用于心悸、失眠、多梦、心烦。用法用量空腹食用。摘录《饮膳正要》

  • 解毒乌龙膏

    药方名称解毒乌龙膏处方木鳖子(去壳)2两,半夏2两,小粉4两,草乌5钱。制法上于铁勺内慢火焙至黑色为度,研细。功能主治诸毒高肿焮痛,赤晕不消。用法用量以新汲水调搽,1日1换。摘录《仙拈集》卷四

  • 金耆散

    药方名称金耆散处方金银花、黄耆、甘草、地黄、芍药、当归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妇人小腹急痛,胀满。用法用量每服5钱,重水煎服。摘录《普济方》卷三三五

  • 赤芍药汤

    《圣济总录》卷四十五:赤芍药汤药方名称赤芍药汤处方赤芍药1两,生干地黄(焙)1两,大黄半两(锉,炒),甘草(炙)半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脾瘅脏热,唇焦口气,引饮不止。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水1盏,煎

  • 护心托里散

    药方名称护心托里散处方绿豆粉上、朱砂中、乳香下。制法上为极细末,和匀。功能主治痈疽毒气攻心,神昏,作呕,不食。用法用量每服3钱,白滚汤送下。摘录《广笔记》卷三

  • 加味参术苓附汤

    药方名称加味参术苓附汤处方人参1钱,白术3钱,茯苓3钱,附子2分,神曲1钱,麦芽1钱,白芥子3钱。功能主治寒气入胃,结成寒痰,日日呕吐。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