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草圣丸

草圣丸

药方名称草圣丸

处方木瓜、白僵蚕(炒去丝嘴)、荆芥穗、草乌头(炮,去皮尖)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干湿脚气,及下部一切疮痒。

用法用量每服10-15丸,空心温酒、盐汤任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四

猜你喜欢

  • 背疽掺药

    药方名称背疽掺药处方鲫鱼1尾(刳去肠脏)。制法以羯羊粪实其中,烘焙焦黑,极干燥,为细末。功能主治背疽。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景岳全书》引作“收口掺药”。临床应用背疽:龙游有患背疽,已溃,如碗面大,视五脏

  • 雌黄膏

    《鬼遗》卷五:雌黄膏药方名称雌黄膏处方雌黄1两,白蔹1两,雄黄1两,漆头芦茹1两,乱发1团(如鸡子大)。制法上共为末,以不中水猪脂2升,先煎乱发令尽,下诸药再微火煎,候膏成,放凝。功能主治妇人妬乳生疮

  • 油珠膏

    药方名称油珠膏处方石亭脂(硫黄中拣取如蜡色者)滑石各15克半夏(酒浸一宿,汤洗七次,焙)黑附子(炮,去皮、脐)制法上药为细末。功能主治治气逆呕哕,及风痰作搐。用法用量每服3克,用冷清齑80毫升,滴麻油

  • 当归芍药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当归芍药散药方名称当归芍药散处方当归、茯苓(去皮)、白术,各二两;川芎、泽泻,各四两;白芍药八两。炮制上为末。功能主治治妊娠腹中绞痛,心下急满,及产后血晕,内虚气乏

  • 二地汤

    药方名称二地汤处方生地1两,熟地1两,当归1两,人参3钱,黄连1钱,肉桂5分。功能主治心中火热如焚,自觉火起,即入小肠之经,辄欲小便,急去遗溺,大便随时而出。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六

  • 黄连杏仁汤

    《婴童百问》卷上:黄连杏仁汤药方名称黄连杏仁汤处方黄连30克陈皮杏仁(去皮、尖,炒)麻黄(去节)枳壳(去瓤,麸炒)葛根各15克制法上锉为散。功能主治治孩童感受邪热,致患麻痘,其疮渐出,咳嗽烦闷,呕吐泄

  • 消臌至神汤

    药方名称消臌至神汤别名八宝串、消膨至神汤(《串雅内编》卷三)。处方茯苓30克人参21克雷丸9克甘草60克 萝卜子21克白术15克大黄18克附子3克功能主治益气健脾,消积杀虫。治气臌,血臌,食臌。用法用

  • 补肺阿胶散

    《太平圣惠方》卷六:补肺阿胶散药方名称补肺阿胶散处方阿胶30克(捣碎,炒令黄燥)薯蓣30克人参30克(去芦头)五味子30克麦门冬15~30克(去心,焙)干姜15克(炮裂,锉)杏仁23克(汤浸,去皮、尖

  • 阿胶散子

    药方名称阿胶散子处方当归(锉碎,酒熬)、黄连(去毛,净洗)、诃子(煨,取肉)、阿胶(慢火炙令泡起即止)、甘草(浆水浸,炙之)各等分(上为细末),黄丹3两,白矾2两。制法上二味相和,为细末,入瓶子内,以

  • 消遗汤

    药方名称消遗汤处方琥珀3克,辰砂0.3克,青龙齿15克,木通3-6克,大腹皮12克,桑白皮12克,赤芍9克,桃仁12克,党参15-30克,枸杞子15克,荆芥穗6克,柴胡6克,白芍15克,制香附6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