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草果饮子

草果饮子

杨氏家藏方》卷六:草果饮子

药方名称草果饮子

处方草果子仁、乌梅肉(焙)、紫苏叶(去土)、赤茯苓(去皮)、厚朴(去粗皮,生姜制,炒干)、陈橘皮(去白)、甘草(炙)、肉桂(去粗皮)、人参(去芦头)各等分。

功能主治温脾养胃,顺气消饮,生津液,美饮食。主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1盏,加生姜3片,同煎至1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六

《妇人良方》卷二十一引《经效》:草果饮子

药方名称草果饮子

处方半夏(泡)2钱,赤茯苓2钱,甘草(炙)2钱,草果(炮,去皮)2钱,川芎2钱,陈皮2钱,白芷2钱,青皮(去白)1钱,良姜1钱,紫苏1钱,干葛4钱。

功能主治妇人产后疟疾,寒热相半,或多热者;感冒后四逆,手足不遂,牙关紧急;霍乱四逆,手足搐搦,欲成风者。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校注妇人良方》引作“草果饮”。方中干葛,《医学纲目》作干姜

摘录《妇人良方》卷二十一引《经效》

《医方类聚》卷一二二引《定斋未病方》:草果饮子

药方名称草果饮子

处方草果仁、苍术(泔浸)、厚朴(姜制)、陈皮半夏曲、甘草乌梅各等分。

功能主治快脾。主疟疾。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半两,水盏半,加生姜5片,大枣2个,同煎7分,不拘时候。

寒多者,加干姜附子;热甚者,加柴胡;瘴疟,加槟榔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二二引《定斋未病方》

杨氏家藏方》卷三:草果饮子

药方名称草果饮子

处方草果子仁4枚,人参(去芦头)半钱,半夏13枚(中样者,沸汤浸洗7次),甘草(炙)半钱,大枣3枚,乌梅3枚,生姜(3寸)1块。

功能主治疟疾。寒热往来,烦渴头痛,或但寒但热。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用水1大碗,煎至半碗,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三

猜你喜欢

  • 大宝红药方

    药方名称大宝红药方处方琥珀4钱,血竭4钱,金粉1钱,朱砂5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跌打损伤。用法用量每服8分。摘录《跌损妙方》

  • 出毛丸

    药方名称出毛丸处方雄黄1两,大蒜1两,杏仁1两。制法上除雄黄外,先捣如泥,入乳钵内与雄黄同研匀,日内晒,候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肺疼久嗽,梦见先亡,或梦中饮食,亡精失血,多怒少睡,饮食不入,渐

  • 茯苓膏

    方出《千金》卷六,名见《普济方》卷五十一:茯苓膏药方名称茯苓膏处方猪蹄2具(治如食法),白粱米1斗(洗令净,2味以水5斗,合煮猪蹄烂,取清汁3斗,用煮后药),白茯苓5两,商陆5两,萎蕤1两,白芷2两,

  • 生料五积散

    药方名称生料五积散处方白芷(七分)陈皮(一钱)厚朴(姜制.二分)桔梗(九分)枳壳(去穰.制炒.八分)川芎(八分)甘草(炙.六分)茯苓(八分)苍术(米泔浸.二钱)当归(八分)麻黄(一钱)肉桂(六分) 芍

  • 加减二十四味流气饮

    药方名称加减二十四味流气饮处方陈皮、半夏、升麻、干葛、甘草、泽泻、茯苓、苍术、厚朴、木香、羌活、独活、防风、荆芥、薄荷、黄芩、川芎、当归、生地、白芍、黄耆、青皮、木通、白芷。功能主治散走流注发。用法用

  • 竹叶石膏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竹叶石膏汤药方名称竹叶石膏汤处方石膏(半两)麦门冬(去心.二钱)人参(去芦.二钱) 炙甘草(半钱)半夏(汤洗七次.一钱半)功能主治治伏暑,内外热炽,烦躁大渴。用法用量

  • 荆芥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荆芥汤药方名称荆芥汤处方荆芥穗半两,桔梗二两,甘草(炙)一两。炮制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治风热肺壅,咽喉肿痛,语声不出,或如有物哽。用法用量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三片,煎

  • 含阳散

    药方名称含阳散处方腹蛇(烧存性)1钱,云母1钱,鹿角(烧存性)1钱,麝香2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胞衣不下者。用法用量每服1-2钱,海萝搅调顿服。摘录《产科发蒙》卷三

  • 麋角既济丸

    药方名称麋角既济丸处方麋角1具(净水浸三日,刮去粗皮,镑为屑,盛在瓮瓶内,以牛乳浸一日,乳耗更添,直候不耗;于角屑上乳深二指以来,用大麦,只看瓶器大小,临时安顿甑内,约厚10厘米,上置瓶,更用大麦周延

  • 莽草汤

    《圣济总录》卷一五八:莽草汤药方名称莽草汤处方莽草3两,滑石3两,冬葵子(炒)3两,瞿麦穗2两,牛膝(酒浸,切,焙)2两,当归(切,炒)2两。制法上为粗散。功能主治令胞衣烂。主妊娠堕胎,胞衣不出。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