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葶苈子丸

葶苈子丸

方出《外台》卷十引《崔氏方》,名见《普济方》卷一八三:葶苈子丸

药方名称葶苈子丸

处方葶苈子20分(熬),贝母6分,杏仁12分(炮),紫菀6分,茯苓6分,五味子6分,人参8两,桑白皮8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肿,下气,止咳。主肺热而咳,上气喘急,不得坐卧,身面肿,肿气盛者,不下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10丸,渐渐加至20-30丸,煮枣汁送下。

注意忌酢物。

摘录方出《外台》卷十引《崔氏方》,名见《普济方》卷一八三

圣济总录》卷八十三:葶苈子丸

药方名称葶苈子丸

处方葶苈子(隔纸炒)3两,防己1两,甘草(炙,锉)1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研如脂)2两半,贝母(去心)2两半。

制法上3味为末,与葶苈杏仁拌匀,以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脚气成水,兼上气气急咳嗽,大小便苦涩,所服利水药,反利大便,唯小便转涩者。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煎大枣、桑白皮粳米饮送下。如小便未快,加至40丸。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三

方出《肘后方》卷三,名见《鸡峰》卷十九:葶苈子丸

药方名称葶苈子丸

处方葶苈子7两,椒目3两,茯苓3两,吴茱萸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肿入腹,苦满急,害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10丸,1日3次。

摘录方出《肘后方》卷三,名见《鸡峰》卷十九

猜你喜欢

  • 梦灵丸

    药方名称梦灵丸处方羊子肝(去皮、膜,薄批作片,线串,日中晒)7叶 太阴玄精石(研)石决明(洗净)黄连(去须)各30克蕤仁(研)15克制法上五味,捣研为末,用陈粟米粥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补肝明目。

  • 颠茄浸膏

    药方名称颠茄浸膏来源为颠茄草经加工制成的浸膏。性状为灰绿色的粉末。炮制取颠茄草粗粉1000g,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ⅠO),用85%乙醇作溶剂,浸渍48小时后,以每分钟1~3ml的速度缓

  • 鳗鲡鱼臛

    药方名称鳗鲡鱼臛处方鳗鲡鱼肉1斤(切作臛),葱白半握(细切)。功能主治杀虫,补虚劳。主老人痔病,久不愈,肛门肿痛。用法用量上煮作臛,下五味、椒、姜。空心渐食之。注意多食冷人作泄。摘录《养老奉亲》

  • 甘草麻桂汤

    药方名称甘草麻桂汤处方甘草、麻黄、桂枝。功能主治寒湿腹胀,身重身冷无汗。摘录《症因脉治》卷三

  • 降火化痰汤

    《会约医镜》卷十二:降火化痰汤药方名称降火化痰汤处方陈皮半夏茯苓甘草贝母胆星海石木通各1.5克白芥子1.8克功能主治治痉病,因痰火而成者。用法用量水煎,温服。如火盛痰不降者,加童便60毫升。摘录《会约

  • 木香神曲丸

    药方名称木香神曲丸处方木香15克神曲90克厚朴30克 麦蘖60克干姜30克陈皮30克 肉豆蔻30克 荆三棱30克 舶上茴香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气块攻痛。用法用量炒姜汤调下,每服6克,空腹、卧睡各一

  • 款冬花汤

    《圣济总录》卷四十八:款冬花汤药方名称款冬花汤处方款冬花半两,桑根白皮(锉)半两,人参半两,前胡(去芦头)半两,杏仁(去皮尖双仁,麸炒)半两,甘草(炙)半两,桔梗(炒)半两,半夏(汤浸7遍去滑)半两,

  • 复元养荣汤

    药方名称复元养荣汤处方远志肉1.5克人参4.5克酸枣仁(炒)3克黄耆(蜜炒)3克荆芥2.4克白芍(酒炒)3克当归头3克地榆3克白术(去芦)3克甘草1克制法上锉1剂。功能主治治妇人血崩,血去过多,心神恍

  • 苓甘五味姜辛汤

    《金匮要略》卷中:苓甘五味姜辛汤药方名称苓甘五味姜辛汤处方茯苓12克甘草6克干姜9克细辛3克五味子6克功能主治温肺化饮。治咳逆。寒饮内停,咳嗽痰稀,喜唾,胸满喘逆,舌苔白滑,脉沉迟。用法用量上药五味,

  • 雷轰丹

    药方名称雷轰丹处方雷丸2钱,红花2钱,甘草2钱,白芍5钱,车前子5钱,泽泻2钱,猪苓2钱。功能主治受毒作泻。无端一时作泻,大泻倾盆,腹痛不止,面青唇黑,几不欲生,肛门之边宛如刀割。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