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补脾丸

补脾丸

《百一选方》卷六:补脾丸

药方名称补脾丸

别名缩脾丸(《景岳全书》卷五十八)。

处方白术赤石脂豆蔻(面裹,煨)川厚朴(去粗皮,姜汁涂炙)川白姜(炮)各30克荜茇(炒)神曲(炒)麦芽(炒)附子(炮,去皮、脐)各15克

制法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脾祛寒,涩肠止泻。主脾阳虚弱,滑泄不禁。

用法用量早、晚食前各服50丸,陈米饮送下。

摘录《百一选方》卷六

寿世保元》卷三:补脾丸

药方名称补脾丸

处方白术(去芦)300克(分四份:一肉蔻,二五味子,三故纸,四吴茱萸各60克拌炒,去四味,只用白术)莲肉(去心,炒)人参各30克甘草白芍(炒)各15克木香(煨)12克山药(炒)陈皮各21克干姜(炒)9克

制法上为细末,煮粥加炒神曲末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中理气,健脾止泻。主肠胃虚寒,滑泄不禁,日夜无度。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腹时用淡姜汤送下。

摘录寿世保元》卷三

幼科发挥》卷三:补脾丸

药方名称补脾丸

处方人参1两,白术1两,茯苓1两,炙粉草1两,白芍(酒炒)1两,黄耆(蜜炙)1两,陈皮1两,当归身1两,山药1两,莲肉1两,神曲5钱,肉桂2钱5分。

制法上为末,荷叶水煮粳米糊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脾虚。

用法用量米饮送下。

摘录幼科发挥》卷三

医学纲目》卷二十三引丹溪方:补脾丸

药方名称补脾丸

处方白术半两,白芍药2钱。

制法上为细末,饭为丸。

功能主治脾虚泄泻。

用法用量口服。

冬月,去芍药,加肉豆蔻泽泻服之;又不止者,加飞矾1钱半。

摘录医学纲目》卷二十三引丹溪方

《证治宝鉴》卷八:补脾丸

药方名称补脾丸

处方破故纸3两(用薏苡仁炒,去苡仁不用),白茯苓2两5钱,肉果4两(纸包,煨)(或加香椿根皮)。

制法上为末,加大枣半斤、生姜半斤,砂锅内煮熟,用枣肉为丸。

功能主治五更久泄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80丸,清晨枣汤送下。

注意忌生冷、鱼腥、房事。

摘录《证治宝鉴》卷八

丹溪心法》卷三:补脾丸

药方名称补脾丸

处方白术半斤,苍术3两,茯苓3两,陈皮3两。

制法粥为丸。

功能主治伤食。

用法用量口服。

摘录丹溪心法》卷三

《外台》卷二十五引《集验方》:补脾丸

药方名称补脾丸

处方附子(炮)1两,蜀椒(汗)1两,桂心2两,赤石脂2两,黄连2两,人参2两,干姜2两,茯苓2两,大麦糵2两,陈面(炒)2两,石斛2两,当归2两,钟乳3两(研)。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滑,胃虚弱,泄下不禁,饮食不消,雷鸣绞痛。

用法用量每服10丸,酒送下,日3次。稍稍加之。

摘录《外台》卷二十五引《集验方

圣济总录》卷一七八:补脾丸

药方名称补脾丸

处方豆蔻(炮,去壳,为末)1枚,龙骨(烧,研)1钱,乳香(研)1钱,芜荑仁(炒,研)1钱,麝香(研)1钱。

制法上为末,软饭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冷痢,或下青白,或下瘀黑,或如凝脂。

用法用量每服5-7丸,陈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八

杨氏家藏方》卷六:补脾丸

药方名称补脾丸

处方丁香1两,人参(去芦头)1两,胡椒1两,木香1两,茴香1两,肉桂(去粗皮)1两,干姜(炮)1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缩砂仁1两,神曲(炒)3分,大麦糵(炒)3分,木瓜3分,甘草(炒)3分,白术3分,乌梅肉(炒)3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1两作11丸。

功能主治中焦不和,脾胃虚弱,心腹冷痛,泄利不时,不思饮食,呕吐痰逆,面色痿黄,肌肉消瘦,怠惰嗜卧,噎塞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食前米饮送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六

《鸡峰》卷十四:补脾丸

药方名称补脾丸

处方厚朴(去皮)1两(生姜1两,同杵令烂,焙干),白术1两,石脂1两,肉豆蔻1两,麦糵半两,荜茇半两,诃子半两,附子半两,神曲半两,干姜1两。

制法上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痢不止,体重羸瘦,腹中胀急,饮食不化,遇寒则极,脉弦而迟,此脾胃素弱,为风冷则谷不化而水胜,久久不止,成虚劳。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饮送下。未知,加至50丸。

摘录《鸡峰》卷十四

《百一》卷六:补脾丸

药方名称补脾丸

处方白术1两,赤石脂1两,肉豆蔻(面裹,煨)1两,川厚朴1两(去粗皮,姜汁涂炙),川白姜(炮)1两,荜茇(炒)半两,神曲(炒)半两,麦糵(炒)半两,附子(炮,去皮脐)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滑泄。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景岳全书》引作“缩脾丸”。

摘录《百一》卷六

猜你喜欢

  • 治痔汤

    药方名称治痔汤处方蒲公英30克,黄柏30克,赤芍30克,丹皮30克,桃仁20克,土茯苓30克,白芷15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除湿消肿,凉血散瘀。主风湿燥热侵袭脏腑,阴阳失调,气血纵横,经脉交错,浊气瘀

  • 藿朴胃苓汤

    《湿温时疫治疗法》引樊开周先生经验方:藿朴胃苓汤药方名称藿朴胃苓汤别名藿朴夏苓汤处方杜藿梗3钱,真川朴1钱,杜苍术8分,炒广皮1钱半,炙甘草5分,生晒术1钱半,浙茯苓3钱,猪苓1钱半,建泽泻1钱半,官

  • 丁香龙胆草

    药方名称丁香龙胆草处方丁香6~10克,龙胆草、金钱草、射干各15~20克,枯矾6~10克。功能主治据报道,用本方治疗手、足癣62例,其中:治愈46例,好转10例,无效6例。用法用量煎取药液1500毫升

  • 搽黄药粉

    药方名称搽黄药粉处方栀子1两,雄黄4钱,朱砂4钱,轻粉4钱。制法上药细研。功能主治驱风止痒,剥脱上皮。主神经性皮炎(干癣),慢性湿疹(顽湿疡)。用法用量用黄瓜蒂、茄子皮或生姜片蘸药外搽;或配成10%软

  • 大豆膏

    药方名称大豆膏处方大豆(略炒,去皮)不拘多少。制法上为细末,生姜汁调如膏。功能主治伤折,皮肉破裂,风伤成肿。用法用量涂肿处,频易之。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四

  • 硫黄酒

    药方名称硫黄酒别名明硫黄酒处方明硫黄2钱。制法上入乳钵内研细,入醇酒再研,功能主治杀癞风诸虫。主恶风,头面肢体隐疹魁瘰;诸风疼痛,肢体隐疹。用法用量明硫黄酒(《医统》卷九)。摘录《直指》卷二十四

  • 金钥匙

    《外科发挥》卷六:金钥匙药方名称金钥匙别名金锁匙处方焰消1两5钱,硼砂5钱,脑子1字,白僵蚕1钱,雄黄2钱制法上药各为细末,和匀。功能主治喉闭,缠喉风,痰涎壅塞盛者,水浆难下。用法用量金锁匙(《外科正

  • 六君健脾汤

    药方名称六君健脾汤处方人参、白术、白茯、甘草、陈皮、半夏、枳壳、厚朴、杏仁、泽泻、炮姜。功能主治癫狂,清热之后,脉来沉细者;癫病,语言谵妄,喜笑不休,抑郁不遂,脉沉小无力。摘录《医学传灯》卷下

  • 归肠汤

    药方名称归肠汤处方玄参1两,石膏3钱,熟地1两,丹皮3钱,当归3钱,地榆3钱,槐花2钱,荆芥(炒黑)3钱。功能主治胃肾同治,清大肠之火。主大肠之火奔迫而出,不大便而脱肛,疼痛非常。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

  • 四君子丸

    药方名称四君子丸处方党参200g白术(炒)200g茯苓200g 炙甘草100g性状为棕色的水丸;味微甜。炮制以上四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另取生姜50g、大枣100g,分次加水煎煮,滤过。取上述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