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调气丸

调气丸

《圣惠》卷七十二:调气丸

药方名称调气丸

处方槟榔1两,羌活1两,桂心1两,芎藭1两,木香1两,郁李仁(汤浸去皮,微炒)2两,川大黄(锉,微炒)2两,牵牛子(半生半炒熟)2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瓤,焙)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以温生姜汤送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二

普济方》卷一八五引《治风经验方》:调气丸

药方名称调气丸

处方木香半两,羌活半两,舶上茴香(炒)半两,桂(去粗皮,不见火)半两,陈皮半两,蓬莪术(锉,炒)1两半,酸枣仁(炒)1两半,京三棱(湿纸裹,煨透取出捣)1两,枳壳(面炒去瓤)1两,川芎(捶碎炒)1两,槟榔半两。

制法上为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调气,进饮食。主风湿手足麻痹,语言謇涩,胸膈滞闷,痰涎并多。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木瓜汤下。

摘录普济方》卷一八五引《治风经验方》

普济方》卷一八四引《卫生家宝》:调气丸

药方名称调气丸

处方槟榔半两,木香半两,川芎半两,羌活半两,肉桂(去皮)半两,麻仁半两,枳壳1两(去瓤麸炒),沉香1分,大黄1两(湿纸裹煨),郁李仁1两(汤去皮)。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中气,如中风状。

用法用量中气而以风药治之十无一愈,中风而以气药治之,气顺而风散。

摘录普济方》卷一八四引《卫生家宝》

普济方》卷一五四引《指南方》:调气丸

药方名称调气丸

处方牵牛末1两,陈皮半两,青皮1分。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身体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0丸,姜汤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一五四引《指南方》

《鸡峰》卷二十:调气丸

药方名称调气丸

处方橘皮2两,陈橘皮3两,木香半两。

制法上锉碎,用牵牛面4两同药炒黄色,其牵牛末更不用,将前3味为细末,炼蜜和丸,如鸡头大。

功能主治快气和中进食。主气噎。

用法用量每服1丸,含化咽津。

摘录《鸡峰》卷二十

猜你喜欢

  • 加味芷贝散

    药方名称加味芷贝散处方天花粉、金银花、皂角刺、穿山甲(土炒)、当归尾、白芷梢、瓜蒌仁、贝母、甘草节。制法上锉。功能主治吹乳,乳痈痛肿不可忍者。用法用量《东医宝鉴·外形篇》本方诸药用各一钱,锉作一帖,酒

  • 茜草通脉汤

    药方名称茜草通脉汤处方茜草12克,丹参12克,地鳖6克,王不留行12克,木瓜9克,薏米仁20克,清风藤9克,川牛膝9克,茯苓12克,黄柏6克。功能主治通络利湿,活血化瘀。主湿壅经络,瘀毒内阻,血脉不利

  • 夺命回生散

    药方名称夺命回生散处方栋丁香半两,川芎半两,白姜(洗泡)半两,神曲半两,木香半两,肉桂半两,罗参半两,大草果2个(炮,取仁),诃子7枚(取肉),砂仁21粒,莪术(炮)7钱半,粉草(炙)7钱半,巴豆14

  • 加减小柴胡合龙胆泻肝汤

    药方名称加减小柴胡合龙胆泻肝汤处方柴胡1钱,人参5分,青皮5分,车前5分,龙胆草4分,栀子4分,半夏7分,黄芩7分,甘草3分,白芍1钱,归梢6分。功能主治肝火盛,胁痛。用法用量加生姜1片,水煎服。仍服

  • 龙胆饮

    《圣济总录》卷一八一:龙胆饮药方名称龙胆饮别名龙脑饮处方龙胆半两,钩藤半两,土瓜根半两,茯神(去木)半两,甘草(炙)1分,桑根白皮(炙)1分,防风(去叉)1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小儿肝受病,目昏渐

  • 肚痈煎

    药方名称肚痈煎处方大黄2两半,黑丑3钱,杏仁3钱,乳香1钱,血竭7分,白芷2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肚痈。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酒送下。摘录《仙拈集》卷四

  • 补益还少丸

    药方名称补益还少丸处方山药1两,牛膝1两(酒浸1宿),白茯苓(去皮)半两,枳实半两,五味子半两,杜仲(去皮,姜汁水、酒炙香熟)半两,山茱萸半两,巴戟(去心)半两,远志(去心)半两,熟地黄半两,肉苁蓉(

  • 硫矾散

    《仙拈集》卷二:硫矾散药方名称硫矾散处方硫黄、枯矾各等分。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面紫风刺瘾疹。用法用量用蜜调涂面部。摘录《仙拈集》卷二《中医皮肤病学简编》:硫矾散药方名称硫矾散处方硫黄93g,枯矾93g

  • 没食子圆

    药方名称没食子圆处方没食子、地榆,各半两;黄檗(蜜炒)二两,黄连(炒)一两半,酸石榴皮一两。炮制上件捣,罗为细末,以醋煮面糊为圆,如麻子大。功能主治治小儿肠虚受热,下痢鲜血,或便赤汁,腹痛后重,昼夜不

  • 黄药酒

    药方名称黄药酒处方万州黄药子半斤(须紧重者为上,如轻虚即是他州者,力慢,须用1倍)。制法取无灰酒1斗,投药其中,固济瓶口,以糠火烧一复时,停腾,待酒冷即开。功能主治忽生瘿疾1-2年者。用法用量患者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