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谷疸丸

谷疸丸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谷疸丸

药方名称谷疸丸

处方苦参90克(锉)龙胆30克(去芦头)牛胆1枚(干者)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谷疸。食毕即头眩,心中佛郁不安而发黄。

用法用量每次以生麦门冬汁送下10丸。日三四服。

备注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订严氏济生方》补。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谷疸丸

药方名称谷疸丸

别名苦参丸(《世医得效方》卷三)。

处方苦参90克龙胆草30克栀子(去皮,炒)15克人参23克

制法上为末,以猪胆汁入熟蜜少许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胃蓄瘀热,食谷不消,致生谷疸,大小便不利,胀满不下食,亦治因劳发热,热郁发黄。

用法用量大麦煮饮送下50丸,日服三次。不知,稍加之。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

《济生》卷四:谷疸丸

药方名称谷疸丸

处方苦参3两,龙胆1两,牛胆1枚。

制法上为细末,用牛胆汁少许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谷疸。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食前用热水或生姜甘草煎汤送下。

摘录《济生》卷四

《三因》卷十:谷疸丸

药方名称谷疸丸

别名苦参

处方苦参3两,龙胆草1两,栀子(去皮,炒)半两,人参3分。

制法上为末,以猪胆汁入熟蜜少许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谷疸,胃蓄瘀热,气浊,食谷不消,大小便不利,胀满不下食,趺阳脉紧而数。亦治因劳发热,热郁发黄者。

用法用量苦参丸(《得效》卷三)。

摘录《三因》卷十

《增补内经拾遗方论》卷三:谷疸丸

药方名称谷疸丸

处方苦参3两。

制法上为细末,用牛胆1个,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谷疸。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白水或生姜汤送下。

摘录《增补内经拾遗方论》卷三

猜你喜欢

  • 仙传化瘙锭

    药方名称仙传化瘙锭处方枯矾9克 川连1.5克雄黄3克 川柏3克 山栀3克蛇床子9克川乌1.5克草乌1.5克制法上药为末,炼蜜合作8丸。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杀虫止痒。治湿热引起的妇女时行下瘙之症。用法用量

  • 法制白虎汤

    药方名称法制白虎汤处方石膏1两,知母3钱,麦冬9钱,半夏3钱,甘草1钱,竹叶100片,糯米1合。功能主治阳明胃火。轻则大渴,重则发狂。用法用量先煎汤4碗,又加白芍4钱同煎。各家论述此方之妙,不在石膏、

  • 香砂六君子丸

    药方名称香砂六君子丸别名香砂六君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处方广木香24克 西砂仁24克 炒党参60克 炒白术60克茯苓60克 炙甘草30克 炒广皮30克 制半夏60克制法共研细末,每料用生姜

  • 草节散

    药方名称草节散处方赤马粪中草节不拘多少(略沉,晒干)。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解酒毒。主用法用量每服2钱,米饮调下。摘录《普济方》卷二五三

  • 加味温胆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加味温胆汤药方名称加味温胆汤处方枳实(麸炒)、半夏(汤泡)、白茯苓(去皮)、橘红、人参,各一钱半。竹茹、香柎、麦门冬、柴胡、桔梗,各一钱。甘草(半钱)。功能主治治心胆

  • 菊花洗心散

    药方名称菊花洗心散处方当归1钱,川芎1钱,芍药1钱,熟地1钱,菊花1钱,荆芥穗1钱,生地2钱,黄芩8分,栀子8分,羌活8分,防已5分,龙胆草8分,木贼8分,甘草5分。功能主治眼目病。用法用量水煎,食后

  • 金不换内消丸

    药方名称金不换内消丸处方苍术半斤(制,去皮),枳壳1两半(麸炒),青皮(去白)1两,陈皮(去白)1两,三棱(醋煮)1两,蓬术(醋煮)1两,香附子(制)1两,大茴香(炒)1两,干漆(炒)1两,藿香(洗)

  • 和荣艾附汤

    药方名称和荣艾附汤处方当归1钱5分,川芎1钱5分,条芩1钱5分,香附1钱5分,阿胶1钱5分,黄连8分,知母8分,甘草8分,泽兰叶8分,白芍8分。功能主治一切经水不调,或先或后,久不孕育。用法用量上加大

  • 十香丸

    药方名称十香丸处方木香沉香泽泻乌药陈皮丁香小茴香香附(酒炒)荔核(煨焦)各等分 皂角(微火烧烟尽)制法上药为末,用酒糊为丸。功能主治行气,散寒,止痛。治气滞寒凝所致的胃痛、腹痛、疝痛等。用法用量如弹子

  • 银翘散加减方

    药方名称银翘散加减方处方银花12克,连翘12克,桔梗9克,薄荷3克,荆芥6克,公英12克,竹叶9克,炙桑皮9克,甘草5克,芦根15克,桑叶12克,菊花9克,木通3克,黄芩9克,胆草6克。功能主治疏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