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谷神丸

谷神丸

世医得效方》卷九:谷神丸

药方名称谷神丸

处方人参缩砂 香附子(炒,去毛)三棱(煨)莪术(煨)青皮陈皮神曲(炒)麦芽(炒)枳壳(炒,去瓤)各等分

制法上药为末,粳米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宿食停积,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时用米饮送服,盐汤亦可。

摘录世医得效方》卷九

普济方》卷二五三:谷神丸

药方名称谷神丸

处方木香半两,砂仁2两,檀香1两,甘松1两,白豆蔻2两,姜黄(片子者)半两,甘草1两(锉)。

制法上为细末,用甘草汁为丸,每1两作10丸。

功能主治酒食后,胸膈痞闷。

用法用量细嚼,熟水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二五三

杨氏家藏方》卷六:谷神丸

药方名称谷神丸

处方神曲(炒)1两,麦糵(炒)1两,陈橘皮(去白)1两,缩砂仁1两,丁香皮1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胃气弱,饮食不清,胸膈痞闷,呕逆恶心,腹胁胀满,脐腹(疒丂)痛,便利不调,面黄肌瘦。

用法用量每服50丸,温米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六

《魏氏家藏方》卷五:谷神丸

药方名称谷神丸

处方乌梅肉1两,青皮(去瓤,虚人减半)1两,诃子(煨,去核)1两,陈皮(去瓤)1两,南木香(湿纸煨香)1两,神曲(炒)2两,麦糵(炒)2两,干姜(炮,洗)2两。

制法上为细末,白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专理脾胃,快气进食,消饮磨积。主

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空心生姜汤送下。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五

圣济总录》卷四十五:谷神丸

药方名称谷神丸

处方小麦糵(炒)1两半,陈曲(炒)1两半,乌梅肉(炒)1两,生姜(切,焙)半两,陈橘皮(焙,去白)半两,枳实(去瓤,麸炒)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胃虚冷,气久不顺,中脘痞闷,全不思食,痰逆呕哕,水谷迟化。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五

《得效》卷九:谷神丸

药方名称谷神丸

处方人参、缩砂、香附子(炒去毛)、三棱(煨)、莪术(煨)、青皮陈皮神曲(炒)、麦芽(炒)、枳壳(炒、去瓤)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粳米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食健脾益气,进美饮食。主小儿宿食留饮,积聚中脘,噫酸气闷。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米饮吞下;盐汤亦可。

摘录《得效》卷九

猜你喜欢

  • 治中汤

    药方名称治中汤处方人参、甘草(炒)、干姜(炮)、白术、青皮(炒)、陈皮(洗.去白),各一两。炮制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治脾胃不和,饮食减少,短气虚羸而复呕逆,霍乱吐泻,胸痹心痛,逆气短气,中满虚痞,膈塞不

  • 地芩饮

    药方名称地芩饮处方生地黄1两,黄芩2钱(酒炒)。功能主治肝肾火升,耳窍中时流鲜血。用法用量上加青荷叶5钱.水前去滓,微温服。摘录《外科证治全书》卷二

  • 灵奇饮

    药方名称灵奇饮处方麻黄(去节)春夏6钱、秋冬8钱,大黄1两,蝉蜕1两,威灵仙1两,白芷1两。功能主治广疮(杨梅疮)。用法用量以羊肉1斤,水5碗煮,去肉留汤煎药,热服出汗。摘录《玉案》卷六

  • 李氏家传快气汤

    药方名称李氏家传快气汤处方枳壳5两,缩砂2两,香附子2两,甘草2两。功能主治宽中快气,抑阳辅阴,入月滑胎易产。主妊娠恶阻。用法用量上各净称,同炒,为末,汤调服。摘录《普济方》卷三三七引《产经》

  • 清金润燥天门冬丸

    药方名称清金润燥天门冬丸处方天门冬(去心,焙)45克百合前胡贝母(煨)半夏(汤洗去滑)桔梗桑白皮防己紫菀赤茯苓生地黄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黄,研如膏)各22.5克制法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

  • 银翘败毒汤

    药方名称银翘败毒汤处方银花9克马勃4.5克葛根6克牛蒡子4.5克蝉蜕3克连翘6克石膏15克僵蚕6克板蓝根4.5克功能主治治温痧发于春时,咽喉痛,吐鲜血,手足起红点。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温热经解》

  • 油姜引

    药方名称油姜引处方香油200毫升生姜汁80毫升功能主治治中风痰壅,或不能言。用法用量灌下。痰去立愈。摘录《仙拈集》卷一

  • 和胃饮

    《景岳全书》卷五十一:和胃饮药方名称和胃饮处方陈皮1钱半,厚朴1钱半,干姜(炮)1-2钱,炙甘草1钱。功能主治寒湿伤脾,霍乱吐泻,及痰饮水气,胃脘不清,呕恶胀满,腹痛等证。孕妇胃寒气实,胎气上逼者。用

  • 涤光散

    药方名称涤光散处方枯白矾5分,铜青3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目疾,屡服寒凉药不愈,两眼蒸热,如火之熏,赤而不痛,满目红丝,血脉贯睛,瞀闷昏暗,羞明畏日;或上睑赤烂,或冒风沙而内外眦皆破。用法用量水和药

  • 乌犀角丸

    药方名称乌犀角丸处方乌犀角屑15克羚羊角屑15克天麻22克防风15克(去芦头)人参7.5克(去芦、头)细辛15克蔓荆子15克肉桂15克(去皱皮)白芷7.5克酸枣仁15克(微炒)独活15克干姜15克(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