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赤豆薏苡仁汤

赤豆薏苡仁汤

医宗金鉴》卷六十七:赤豆薏苡仁汤

药方名称赤豆薏苡仁汤

处方赤小豆薏苡仁防己甘草各等分

功能主治清化湿热,解毒排脓。主胃痈、大小肠痈,脓已成,脉洪数者。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取320毫升,空腹时服。

摘录医宗金鉴》卷六十七

外科大成》卷四:赤豆薏苡仁汤

药方名称赤豆薏苡仁汤

别名赤豆苡仁汤、赤豆薏苡汤

处方赤小豆薏苡仁(炒)、防己甘草各等分。

功能主治排脓。主胃痈,脉洪数者,脓已成也。大小肠痈,湿热气滞瘀凝所致者。

用法用量赤豆苡仁汤(《疡医大全》卷二十一)、赤豆薏苡汤(《血证论》卷八)。

各家论述血证论》:脓者,血化为水也,故排脓之法,不外乎破血利水。赤豆芽入血分,以疏利之,助其腐化,苡仁、防己即从水分排逐其脓,甘草调和诸药,使得各奏其效。

摘录外科大成》卷四

猜你喜欢

  • 神仙坠痰丸

    药方名称神仙坠痰丸处方皂角(无虫蛀者,去皮、弦,酥炙黄色,去子净)48克白矾36克(生用)黑牵牛500克(取头末120克)制法上为细末,清水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攻逐痰涎。治痰壅气阻,胸膈痞塞。用

  • 败毒流气饮

    《疮疡经验全书》卷三:败毒流气饮药方名称败毒流气饮处方紫苏、桔梗、枳壳、槟榔、陈皮、羌活、防风、荆芥、木瓜、桂枝、黄柏、独活、乌药、甘草、香附、山栀仁。功能主治小肠、肾经伤于寒热邪气,毒流于腿,发为腿

  • 艾梅饮

    药方名称艾梅饮处方蕲艾4钱,乌梅1个(上钻1孔)。功能主治大便下血。用法用量以蕲艾包乌梅,用线扎定,水2钟,煎8分,空心温服。摘录《内经拾遗》卷一

  • 敛疮内消方

    药方名称敛疮内消方处方黄明胶1两(水半升消了)。功能主治诸般痈肿发背。用法用量入黄丹1两,再煮3-5沸,又放温冷。以鸡毛扫在疮口上,如未成,即涂肿处自消。各家论述《本事方释义》:黄明胶气味甘平微咸,入

  • 甘桔玄参汤

    药方名称甘桔玄参汤处方甘草、桔梗、玄参、黄芩、贝母、天花粉、枳壳、生地各等分。功能主治鼻渊。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学启蒙》卷四

  • 红桃散

    《普济方》卷三六八:红桃散药方名称红桃散处方石膏1两,寒水石1两,脑半字,麝半字。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夹惊伤寒,头疼壮热,涎潮,惊悸多哭,气粗心烦;及治气壅,膈节不通。用法用量灯心汤调下,量大小加

  • 黑龙丹

    《三因》卷十八:黑龙丹药方名称黑龙丹别名琥珀黑龙丹、黑龙丸、神应黑龙丸处方当归1两,五灵脂1两,川芎1两,高良姜1两,干地黄(生者)1两(上锉细,入一椽头沙盒内,赤石脂泥缝纸筋,盐泥固济,封合,炭火1

  • 茴香益智丸

    药方名称茴香益智丸处方川乌1两,小茴香(盐炒)1两,破故纸1两(炒),益智仁1两(炒),乌药1两。制法上为末,用山药4两,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老人阳虚失禁,及房劳伤气,遗沥。用法用量每服80

  • 柳酸乌梅膏

    药方名称柳酸乌梅膏处方乌梅30g,水杨酸2g。制法取食盐10g,用开水50毫升,溶化后,将乌梅放入,浸泡1日,去核,放入乳钵加食醋15毫升,捣烂,最后,加水杨酸混合即成。功能主治鸡眼。用法用量外用。摘

  • 葶苈膏

    《圣济总录》卷一三三:葶苈膏药方名称葶苈膏处方葶苈1两,蜣螂(干者)5枚,马衔虫(干者)5枚,蝉壳(炙)5枚,斑蝥(炒)5枚,麝香(细研)1钱。制法上为末,炼蜜和为膏。功能主治一切疮久冷。用法用量以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