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还魂汤

还魂汤

《鸡峰》卷二十:还魂汤

药方名称还魂汤

处方荜茇、麦糵、黄橘皮人参桔梗柴胡、草豆蔻木香、良姜、半夏饼子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气不顺,吐逆不定,不思饮食,面黑眼黄,日渐瘦恶,传为疟疾。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鸡峰》卷二十

《金匮》卷下:还魂汤

药方名称还魂汤

别名追魂汤

处方麻黄3两(去节),杏仁(去皮尖)70个,甘草1两(炙)。

功能主治卒厥暴死,及客忤、鬼击、飞尸,奄忽气绝,不觉口噤。

用法用量追魂汤(《三因》卷七)。

摘录《金匮》卷下

《千金》卷二十五:还魂汤

药方名称还魂汤

别名还魂散、追魂汤

处方麻黄3两,桂心2两,甘草1两,杏仁70粒。

功能主治卒感忤,鬼击飞尸,诸奄忽气绝,无复觉,或已死咬口,口噤不开。

用法用量还魂散(《圣惠》卷五十六)、追魂汤(《普济方》卷二三七引范氏方)。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此即《伤寒论》“太阳例”中麻黄汤,以桂心易桂技入肝以招其魂;麻黄入肺以通其魄;杏仁入络以降其逆;甘草入腑以缓其暴,暴逆散而魂魄安矣。

摘录《千金》卷二十五

《医统》卷三十九:还魂汤

药方名称还魂汤

处方当归(酒洗)、川芎肉桂干姜(炮)、赤芍药、甘草、黑豆(炒,去壳)、紫苏各等分。

功能主治血逆卒厥,并产后血厥昏晕,目闭口噤。

用法用量用水1盏半,煎服。或为细末,每服2钱,酒调灌下。

摘录《医统》卷三十九

《治疹全书》卷上:还魂汤

药方名称还魂汤

处方麻黄(去根节)1两5钱,杏仁(去皮尖,研)7-8粒,甘草(炙)5钱,独活1两,陈皮1两,厚朴1两,前胡1两,苏叶8分,枳壳1两。

功能主治初得痘疹,病起即便手足厥冷,不省人事,痰喘气急,身体无汗。

用法用量上药大人作3帖,中人作6帖,小人作9帖。水煎,去滓温服。取汗。

摘录《治疹全书》卷上

猜你喜欢

  • 升陷汤

    药方名称升陷汤处方生黄耆18克知母9克柴胡4.5克桔梗4.5克升麻3克功能主治治胸中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兼见寒热往来,或咽干作渴,或满闷怔忡,或神昏健忘

  • 久嗽噙化丸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卷二:久嗽噙化丸药方名称久嗽噙化丸处方真龙脑薄荷叶105克百部

  •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伤寒论》: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药方名称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别名麻黄连翘汤(《医学纲目》卷三十一)。处方麻黄6克(去节)连轺6克(即连翘根)杏仁6克赤小豆10克大枣12枚(擘)生梓白皮(切)10克生姜6克甘草

  • 蜂姜丸

    药方名称蜂姜丸处方便香附白僵蚕(炒)海蛤粉栝楼仁蜂房杏仁神曲各等分制法上为末,以姜汁、竹沥入蜜和丸,如樱桃大。功能主治主治饮酒过多,积痰留肺,久嗽,痰滞如胶,气不升降。用法用量含化咽下。摘录《东医宝鉴

  • 泽兰丸

    《外台秘要》卷三十四引《古今录验》:泽兰丸药方名称泽兰丸处方泽兰叶6份白芷椒(汗)芜荑仁藁本细辛各4份白术柏子仁人参桂心防风厚朴(炙)丹参各5份 芎藭甘草(炙)当归各7份 干地黄10份制法上药十七味,

  • 退肿膏

    药方名称退肿膏处方芙蓉叶地薄荷耳草叶泽兰叶 金桐叶赤牛膝大黄(另研末)各等分制法上药捣烂。功能主治消肿止痛。治头部或其他部位外伤破损。用法用量敷贴伤处,中间留孔出气,用泽兰叶烫软贴住,冬日用芭蕉叶,每

  • 柴胡桃仁汤

    药方名称柴胡桃仁汤处方柴胡3钱,桃仁3钱,石膏3钱,骨碎补3钱。功能主治虫牙。用法用量水煎半杯,热服,徐咽。摘录《医学摘粹》

  • 凉膈丸

    药方名称凉膈丸处方甘草2两。制法上药以猪胆汁浸5宿,漉出炙香,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热嗽。用法用量每服15丸,食后以薄荷汤送下。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五

  • 归茸丸

    《医学入门》卷七:归茸丸药方名称归茸丸处方鹿茸(酒蒸)当归(酒蒸)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用乌梅水煮去核,与前末捣匀,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精血枯竭,面色黧黑,耳聋目暗,口干多渴,腰痛脚弱,小便白浊,

  • 葛花解酲丸

    药方名称葛花解酲丸处方青皮(炒)30两,茯苓20两,木香5两,神曲(炒)20两,黄连20两,人参(去芦)10两,橘皮20两,白术(炒)20两,泽泻20两,猪苓20两,豆蔻仁50两,葛花164两。制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