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高良姜粥

高良姜粥

《圣惠》卷九十七:高良姜粥

药方名称高良姜粥

处方高良姜3两(锉),羊脊骨1具(捶碎)。

功能主治脾胃冷气,虚劳羸瘦,不能下食。

用法用量以水1斗,煮2味,取5升,去骨等,每取汁2大盏半,用米2合,入葱、椒、盐作粥食之;或以面煮(食不)饨作羹并得。

摘录《圣惠》卷九十七

《圣惠》卷九十六:高良姜粥

药方名称高良姜粥

处方高良姜半两(锉),粳米2合,陈橘皮半分(汤浸,去白瓤,末)。

功能主治心腹冷气,往往结痛,或遇风寒及吃生冷即痛发动。

用法用量以水3大盏,煎高良姜、陈橘皮,取汁1盏半,去滓,投米煮粥。空腹食之。

摘录《圣惠》卷九十六

《医方类聚》卷九十四引《食医心鉴》:高良姜粥

药方名称高良姜粥

处方高良姜6分(锉),米3合。

功能主治心腹冷结痛,或遇寒风及吃生冷即发动。霍乱,吐利腹痛。

用法用量上以水2升,煎高良姜,取1升半,去滓,投米煮粥食之。

摘录《医方类聚》卷九十四引《食医心鉴》

《养老奉亲》:高良姜粥

药方名称高良姜粥

处方高良姜2两(切,以水2升.煎取1升半汁),青粱米4合(研淘)。

功能主治老人冷气,心痛郁结,两胁胀满。

用法用量上以姜汁煮粥,空心食之,日1服。

摘录《养老奉亲》

猜你喜欢

  • 宽热饮

    药方名称宽热饮处方枳壳1两(去瓤,锉片,用巴豆15粒,作二边去壳膜心,同炒枳壳至微黄色,去巴豆片),大黄1两,粉草7钱半,元明粉2钱半。制法上锉,焙为末。功能主治小儿伏热在里,风痰壅满,气促昏闷;或脾

  • 大真珠丸

    药方名称大真珠丸处方滑石末3钱,轻粉3钱,半夏曲末2钱,天南星末2钱,全蝎7个,巴豆14个(去皮膜,出油,取霜),麝香少许。制法上为细末,蒸饼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乳食所伤,痰涎壅滞,诸般积聚,急惊

  • 柴梗半夏汤

    《医学入门》卷三:柴梗半夏汤药方名称柴梗半夏汤处方柴胡6克黄芩半夏枳壳桔梗瓜蒌仁各3克青皮杏仁各2.4克甘草1.2克功能主治主邪热挟痰攻注,发热咳嗽,胸满两胁锉痛者。用法用量水煎,温服。口燥渴,去半夏

  • 益气养阴通络汤

    药方名称益气养阴通络汤处方南沙参20克,北沙参20克,麦冬20克,五味子10克,桂枝10克,生地30克,丹参25克,川芎15克,益母草15克。功能主治益气养阴,化瘀通络。主气阴两虚。用法用量水煎服,每

  • 黄白丹

    《解围元薮》卷四:黄白丹药方名称黄白丹处方白松香(水煮,淘5-7次,又以黄酒或火酒煮)、白占各等分。制法上为末,红枣肉为丸。功能主治大风挛毙败绝危困者。用法用量每服100丸,以酒送下。摘录《解围元薮》

  • 黄英丹

    药方名称黄英丹处方硫黄粉1两,砒霜(以醋1升煎令醋干)1两,密陀僧(烧令通赤)1两,乳头香(别研)1两,人粪霜(烧灰,淋取汁,熬成霜)1两。制法上药除乳香外,同研如粉,以多年米醋半升,煎乳香令消,入寒

  • 柴胡归芎汤

    药方名称柴胡归芎汤处方柴胡川芎白芍青皮(去瓤)枳壳(麸炒)各4.5克甘草香附子当归龙胆草木香砂仁功能主治疏肝泻火。主肝火内郁,左右胁俱痛。用法用量上锉一剂。加生姜1片,水煎,温服。备注方中甘草以下六味

  • 乳豆膏

    药方名称乳豆膏处方绿豆(去皮取肉)30克乳香(竹叶裹,熨斗熨)7.5克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解毒,止痛。治痈疽肿疖疼痛。用法用量酒调敷,伞纸贴,干则再敷,续后却换消肿排脓药。摘录《仁斋直指》卷二十二

  • 当归大黄丸

    药方名称当归大黄丸处方当归、大黄。功能主治燥伤血分,下痢赤积,腹中作痛。用法用量应急下者,合天水散;应缓下者,合戊已汤。摘录《症因脉治》卷四

  • 健脾渗湿饮

    药方名称健脾渗湿饮处方人参5分,白术5分,苍术5分,防己(酒拌)5分,黄柏(炒)5分,川芎5分,陈皮5分,当归5分,茯苓5分,木瓜(不犯铁器)3分,柴胡梢3分,甘草3分。功能主治小儿疮疡初起,焮肿作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