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鼻炎片

鼻炎片

药方名称鼻炎片

处方苍耳子、辛夷防风连翘、野菊花五味子桔梗白芷知母荆芥甘草黄柏麻黄细辛

性状为糖衣片或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棕色;气香,味苦。

炮制上十四味,取白芷桔梗和部分黄柏粉碎成细粉;辛夷、野菊花细辛荆芥用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麻黄知母五味子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ⅠO),用60%乙醇为溶剂进行渗漉,收集漉液,回收乙醇;剩余黄柏及其余苍耳子等四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加入上述蒸馏后的水溶液及漉液,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25,喷雾干燥成细粉,加入上述白芷等细粉,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喷加上述挥发油,压制成片,包糖衣或薄膜衣,即得。

功能主治祛风宣肺,清热解毒。用于急、慢性鼻炎。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4片(糖衣片)或2片(薄膜衣片),一日3次。

规格薄膜衣片每片重0.5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猜你喜欢

  • 复方皂矾丸

    药方名称复方皂矾丸处方皂矾、西洋参、海马、肉桂、大枣(去核)、核桃仁性状为棕黑色至黑褐色的小蜜丸;气特异,味甜、微苦、微涩。炮制上六味,海马、大枣于75~80℃烘干,粉碎成细粉;核桃仁捣碎,与其余西洋

  • 脾约麻仁圆

    药方名称脾约麻仁圆处方厚朴(去粗皮.姜汁炒)、芍药、枳实(麸炒),各半斤;大黄(蒸.焙)一斤,杏仁(去皮.尖.炒研)、麻仁(别研),各五两。炮制上味捣,筛,蜜和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肠胃燥涩,津液

  • 五痫丸

    药方名称五痫丸别名五痫神应丸(《景岳全书》卷五十四)。处方天南星30克(炮)乌蛇30克(酒浸一宿,去皮、骨,焙干,称)朱砂7.5克(别研)全蝎6克 (去毒)半夏60克(汤浸七次)雄黄4.5克(研)蜈蚣

  • 赤井龙王汤

    药方名称赤井龙王汤处方当归、川芎、芍药、黄耆、良姜、萍蓬根、木香、黄芩、黄连、人参、大黄、肉桂、桂心、甘草。制法上锉,土器中炒。功能主治产前后诸疾,及打扑折伤、金疮,腹痛食伤,淋疾癫狂,黄胖病,痈疔,

  • 凉血解毒丸

    药方名称凉血解毒丸处方苦参8两,黄连4两,连翘2两,牛蒡子2两,生地黄2两,白芷2两,防风1两,石膏1两,大黄2两半。制法上为末,荆芥汤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下疳。用法用量每服100丸,先服升

  • 豉薤汤

    张文仲引陶氏方(见《外台》卷二):豉薤汤药方名称豉薤汤别名薤白栀子汤、薤白汤、栀子汤、薤白散处方豉1升,栀子14枚,薤白1把。功能主治温毒下利。用法用量薤白栀子汤(《伤寒总病论》卷三)、薤白汤(《活人

  • 大黑虎丹

    药方名称大黑虎丹处方蛤蚧3对(微炒),虾蟆1枚(涂酥炙令赤),丹砂5铢(细研),金箔5片(研),银箔5片(研),白鲜皮3钱,苦参3钱,蛇蜕皮1两(微炙),白狗粪1分(微炒),皮巾子6钱(3年者,炙令黄

  • 金葵散

    药方名称金葵散处方葵子(微炒)。功能主治石淋。用法用量用5月5日葵子微炒为末,每服1钱,食前以温酒调下,当下石出。拾取淋石,遇有人患石淋,以水研淋石吃佳。摘录《普济方》卷二一五

  • 加味独圣散

    药方名称加味独圣散处方穿山甲1两(酒洗净,和砂仁、陈皮微炒黄色,去砂仁、陈皮,白芍药1两[酒浆煮,焙]),红曲8钱,升麻1两,蟾酥5钱,笋嫩尖1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毒盛而经络壅塞,痘不易出。用法用

  • 蒌贝陷胸汤

    药方名称蒌贝陷胸汤处方瓜蒌仁5钱(去油),枳实3钱,大贝母2钱,知母2钱,生甘草1钱,川连8分。功能主治表邪未清,误于下早,上结下痢,舌苔黄黑者。用法用量水煎服。1服胸开痢止。摘录《慈航集》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