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
狱相关字典
狱[yù]字在结尾的词语
- 执狱[zhí yù]- 治狱;审判案件。
 
- 狴狱[bì yù]- 牢狱。
 
- 厂狱[chǎng yù]- 指明代东厂﹑西厂所设的牢狱。 指明朝东厂(由太监掌管的特务机构)的监狱及左公下厂狱。—— 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 鞠狱[jū yù]- 审理案件。鞠,通“鞫”。
 
- 豻狱[àn yù]- 监狱。引申指狱讼之事。
 
- 犁舌狱[lí shé yù]- 佛教语。谓犯恶口﹑大妄语等作口业者死后所入的地狱。
 
- 秘狱[mì yù]- 也称掖庭狱。汉代专指幽囚罪人于皇宫掖庭而不作公开审理的监狱。据《汉书.刘辅传》载:成帝欲立赵倢伃为皇后,先下诏封倢伃父临为列侯。辅上书谏止。“书奏,上使侍御史收缚辅,系掖庭秘狱,群臣莫知其故。”光禄勋师丹﹑太中大夫谷永俱上书保辅,极言“旬日之之间,收下秘狱”之不当,“其于治亲养忠之义,诚不宜幽囚于掖庭狱”。于是“上乃徙系辅共工狱,减死罪一等,论为鬼薪,终于家”。
 
- 画狱[huà yù]- 画地为狱。
 
- 对狱[duì yù]- 到案受审。
 
- 监狱[jiān yù]- 监禁犯人的处所。 用以监禁犯人的建筑物
 
- 哲狱[zhé yù]- 折狱。谓详察案情而判决。《书.吕刑》“哀敬折狱”,《尚书大传》卷四引作“哀矜哲狱”。
 
- 逮狱[dǎi yù]- 逮捕入狱。
 
- 死狱[sǐ yù]- 应判死刑的案件。
 
- 断狱[duàn yù]- 〈书〉审理案件:断狱如神ㄧ老吏断狱(比喻熟练)。
 
- 阿呼地狱[ā hū dì yù]- 佛教语。谓甚苦之地狱。
 
- 丰城狱[fēng chéng yù]- 传说龙泉﹑太阿两宝剑沉埋丰城狱底,后常以“丰城狱”喻埋没人才的地方。
 
- 逃狱[táo yù]- 犹越狱。
 
- 脱狱[tuō yù]- 越狱。
 
- 书狱[shū yù]- 书写狱词。指作案牍文书或作判决词。
 
- 黄沙狱[huáng shā yù]- 古时诏狱名。
 
- 谳狱[yàn yù]- 审理诉讼﹔审问案情。
 
- 鬻狱[yù yù]- 受贿而枉断官司。 借诉讼案件收取贿赂忍于鬻狱。——清. 方苞《狱中杂记》
 
- 出狱[chū yù]- 脱离监狱。 走出监狱或不再受监禁他出狱才一个星期,可是他已经又出了麻烦
 
- 党狱[dǎng yù]- 1.古代指监禁﹑诛杀党人。 2.指逮捕﹑杀戮反对党成员。
 
- 鬼狱[guǐ yù]- 地狱。
 
- 黄门狱[huáng mén yù]- “黄门北寺狱”的省称。
 
- 盗狱[dào yù]- 有关盗贼的案件。
 
- 滞狱[zhì yù]- 指因积压或拖延未予审决的案件。
 
- 郡邸狱[jùn dǐ yù]- 汉王侯﹑郡守府邸中所设的监狱。属大鸿胪。
 
- 鞫狱[jū yù]- 审理案件。
 
- 越狱[yuè yù]- 指在押人犯从监狱里逃出。 犯人从监狱中逃出
 
- 犂舌狱[lí shé yù]- 亦作“犁舌狱”。 佛教语。谓犯恶口、大妄语等作口业者死后所入的地狱。
 
- 酆狱[fēng yù]- 酆城狱。
 
- 弊狱[bì yù]- 判罪。
 
- 黑暗地狱[hēi àn dì yù]- 1.即地狱。 2.指密室;暗室。
 
- 丰狱[fēng yù]- 见“丰城狱”。
 
- 冤狱[yuān yù]- 犹冤案。 指受人冤枉、诬告而定的罪
 
- 淹狱[yān yù]- 久拖不办的案件。
 
- 文狱[wén yù]- 指文字狱。
 
- 钱狱[qián yù]- 有关盗铸钱币的案件。
 
- 开方破狱[kāi fāng pò yù]- 指僧人为亡灵诵《宗镜录》中的《破地狱偈文》,以求佛祖开恩,开度亡灵出地狱。为佛事活动之一。
 
- 战狱[zhàn yù]- 争讼。
 
- 地狱[dì yù]- ①某些宗教认为恶人死后灵魂受苦受罚的地方。佛教认为人在生前做了坏事,死后就要堕入地狱。基督教则称不信仰耶稣的恶人于末日审判后在地狱受永罚。②比喻黑暗而危难的境地。
 
- 官狱[guān yù]- 官府的牢狱。
 
- 烦狱[fán yù]- 烦苛的刑狱。
 
- 威狱[wēi yù]- 牢狱。
 
- 覆狱[fù yù]- 覆审讼案。
 
- 酆城狱[fēng chéng yù]- 丰城县狱。相传晋雷焕在此掘地得宝剑赠张华。
 
- 掖庭狱[yè tíng yù]- 汉代宫中的秘狱。
 
- 诏狱[zhào yù]- 1.关押钦犯的牢狱。 2.奉旨办理的案件。 奉皇帝命令拘捕犯人的监狱逮瑞下诏狱。——《明史》锢诏狱。
 
- 积狱[jī yù]- 长期不得审理的讼诉案件。多指冤案。
 
- 罪狱[zuì yù]- 罪案。
 
- 市狱[shì yù]- 1.商市和监狱。旧时均为奸人牟利的场所,故并称。 2.指司法的官吏。
 
- 劫狱[jié yù]- 从监狱里把被拘押的人抢出来。 监狱外的人运用暴力将狱内关押的犯人救出来
 
- 天狱[tiān yù]- 1.天然的牢狱。亦喻地形的险恶。 2.天上的监狱。古代星占家以天象附会人事﹐故有此称。
 
- 法狱[fǎ yù]- 监狱。指刑事案件。
 
- 归狱[guī yù]- 1.犹归罪。 2.返归监狱。《新唐书.太宗纪》载:贞观六年十二月辛未,放死罪者归其家;七年九月,纵囚来归,皆赦之。后用为德政之典。 3.归结狱讼。
 
- 十八狱[shí bā yù]- 见“十八地狱”。
 
- 民狱[mín yù]- 民间诉讼案件。
 
- 谨狱[jǐn yù]- 审慎断狱。
 
- 北寺狱[běi sì yù]- 东汉黄门署属下的监狱。主鞫禁将相大臣。因署在宫省北﹐故名。
 
- 察狱[chá yù]- 审理狱讼案件。
 
- 典狱[diǎn yù]- 执掌刑狱之事。 掌管监狱
 
- 岸狱[àn yù]- 监狱。岸,通“犴”。语本《诗.小雅.小宛》:“哀我填寡,宜岸宜狱。”陆德明释文:“《韩诗》作犴,音同。云乡亭之系曰犴,朝廷曰狱。”
 
- 下狱[xià yù]- 关进牢狱。 关入监牢
 
- 鼠狱[shǔ yù]- 语本《史记.酷吏列传》:“﹝张汤父﹞出,汤为儿守舍,还而鼠盗肉,其父怒,笞汤。汤掘窟得盗鼠及余肉,劾鼠掠治,传爰书,讯鞫论报,并取鼠与肉,具狱磔堂下。其父见之,视其文辞如老狱吏,大惊,遂使书狱。”后因以指智力出众的人。
 
- 活地狱[huó dì yù]- 比喻黑暗悲惨的社会环境。
 
- 探狱[tàn yù]- 探监。
 
- 诗狱[shī yù]- 因所作之诗而引起的讼案。
 
- 梁狱[liáng yù]- 汉邹阳受诬陷系狱,自狱中上书梁孝王辩白,终获释。事见《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后因以“梁狱”代指冤狱。
 
- 宿狱[sù yù]- 积久未决的讼案。
 
- 破狱[pò yù]- 1.打开地狱,拯救亡灵。佛教徒做的一种法事。 2.谓囚犯越狱脱逃。
 
- 凶狱[xiōng yù]- 指凶犯。
 
- 阿鼻狱[ā bí yù]- 见“阿鼻地狱”。
 
- 乱狱[luàn yù]- 不容易判决的大案。
 
- 司狱[sī yù]- 1.掌管刑狱的官员。 2.元刑部设司狱司,明因之。清刑部亦置司狱,掌督狱卒。参阅《元史.百官志一》﹑《明史.职官志一》﹑《清史稿.职官志一》。
 
- 炼狱[liàn yù]- ①天主教指人生前罪恶没有赎尽,死后灵魂暂时受罚的地方。②比喻人经受磨炼的艰苦环境。
 
- 讼狱[sòng yù]- 诉讼。
 
- 由狱[yóu yù]- 断狱,审理和判处案件。
 
- 沈狱[shěn yù]- 犹入狱。
 
- 滥狱[làn yù]- 冤案。
 
- 蛊狱[gǔ yù]- 因蛊咒而造成的案子。
 
- 无间地狱[wú jiàn dì yù]- 1.佛教语。即阿鼻地狱(梵语avic-inaraka)。据《俱舍论》卷十一称,造“十不善业”的重罪者堕入之,“受苦无间”,是地狱的最底层。 2.指无间地狱中的重罪者。
 
- 反狱[fǎn yù]- 1.谋反的案件。 2.越狱;在狱内反抗。
 
- 蚕室狱[cán shì yù]- 即蚕室。
 
- 造狱[zào yù]- 1.特定之严刑。 2.犹兴讼,挑起诉讼。
 
- 蔽狱[bì yù]- 犹冤狱。
 
- 大狱[dà yù]- 1.重大的案件。多指牵涉面广而处罚严厉者。 2.大牢﹐监狱。〈方〉∶监牢
 
- 禁狱[jìn yù]- 监狱里的看守。
 
- 坐狱[zuò yù]- 1.指诉讼双方互相辩论。 2.入狱;坐监狱。
 
- 十八埊狱[shí bā dì yù]- 见“十八地狱”。
 
狱[yù]字在开头的词语
- 狱吏[yù lì]- 1.旧时掌管讼案﹑刑狱的官吏。 2.旧时管理监狱的小吏。 旧时掌管讼案、刑狱的官吏
 
- 狱气[yù qì]- 1.指冤狱造成的怨气。 2.指刑狱的气色。
 
- 狱情[yù qíng]- 案情。
 
- 狱事[yù shì]- 有关刑狱之事。
 
- 狱牒[yù dié]- 刑狱的判决文书。
 
- 狱汉[yù hàn]- 星名。
 
- 狱子院家[yù zǐ yuàn jiā]- 即狱卒。宋制,州郡设有军巡院及司理院,掌理狱讼之事,所以看管囚犯的狱子也称“狱子院家”。
 
- 狱掾[yù yuàn]- 狱曹的属吏。
 
- 狱货[yù huò]- 指狱吏受贿所得之物。
 
- 狱系[yù xì]- 指拘囚狱中的犯人。
 
- 狱持[yù chí]- 唐武则天时狱吏以种种酷刑虐待囚犯。称为“狱持”。
 
- 狱法[yù fǎ]- 刑狱之法。指治罪条例。
 
- 狱具[yù jù]- 1.谓罪案已定。 2.刑具。
 
- 狱庭[yù tíng]- 关押犯人的处所。亦泛指牢狱。
 
- 狱神祠[yù shén cí]- 旧时供祀狱神的祠庙。
 
- 狱辞[yù cí]- 1.亦作“狱词”。 2.犹供词。 3.决狱之辞。
 
- 狱犴[yù àn]- 亦作“狱豻”。牢狱。
 
- 狱市[yù shì]- 指狱讼以及市集交易。《史记.曹相国世家》:“惠帝二年﹐萧何卒……使者果召参。参去﹐属其后相曰:‘以齐狱市为寄﹐慎勿扰也。’后相曰:‘治无大于此者乎?’参曰:‘不然。夫狱市者﹐所以并容也﹐今君扰之﹐奸人安所容也?,吾是以先之。’”宋朱翌《猗觉寮杂记》卷下:“狱也﹐市也﹐二事也。狱如教唆词讼﹐资给盗贼;市如用私斗秤欺谩变易之类﹐皆奸人图利之所﹐若穷治则事必枝蔓﹐此等无所容﹐必为乱﹐非省事之术也。”宋苏轼《御试制科策》:“伏惟制策有治当先内﹐或曰何以为京师;政在擿奸﹐或曰不可挠狱市。此皆一偏之说﹐不可以不察也。
 
- 狱神庙[yù shén miào]- 即狱神祠。
 
- 狱局[yù jú]- 掌管刑狱的官署。
 
- 狱舍[yù shè]- 监狱。
 
- 狱深[yù shēn]- 谓刑罚严酷。
 
- 狱官[yù guān]- 1.主持刑狱的官吏。 2.指管理监狱的官吏。
 
狱[yù]字的成语
- 决狱断刑[jué yù duàn xíng]- 受理诉讼,决断刑令。
 
- 政清狱简[zhèng qīng yù jiǎn]- 政治清明,刑狱简省。
 
- 铁狱铜笼[tiě yù tóng lóng]- 形容密闭森严的监牢。
 
- 地狱变相[dì yù biàn xiàng]- 旧时比喻社会的黑暗残酷。
 
- 三字狱[sān zì yù]- 狱:指官司,罪案。指宋朝名将岳飞的冤狱。后也泛指冤狱。
 
- 卖狱鬻官[mài yù yù guān]- 狱:讼事;鬻:卖。收受贿赂,出卖官职爵位,徇私枉法。
 
- 狱货非宝[yù huò fēi bǎo]- 指法官断狱受贿赂,也难逃法网。
 
- 拔舌地狱[bá shé dì yù]- 佛教称人生前毁谤佛法,死后堕入受拔舌刑罚的地狱。后用来泛指因口舌罪过而堕入的地狱。
 
- 意指为狱[yì zhǐ wéi yù]- 意指:意之所在;狱:监狱。不依据法律,只以上司的意图量刑判罪。
 
- 天堂地狱[tiān táng dì yù]- 原为佛家语。指善人死后升入天堂,恶人死后堕入地狱。佛家用以劝善惩恶。后常用以比喻幸福和凄苦两种截然相反的生活境遇。
 
- 阿鼻地狱[ā bí dì yù]- 阿鼻:梵语的译音,意译为“无间”,即痛苦无有间断之意。常用来比喻黑暗的社会和严酷的牢狱。又比喻无法摆脱的极其痛苦的境地。
 
- 老吏断狱[lǎo lì duàn yù]- 吏:司法官;狱:案件。老司法官判断案件。形容有丰富经验的人,判断是非又快又准。
 
- 片言折狱[piàn yán zhé yù]- 片言:极少的几句话;折狱:判决诉讼案件。原意是能用简单的几句话判决讼事。后指能用几句话就断定双方争论的是非。
 
- 锒铛入狱[láng dāng rù yù]- 锒铛:铁索链相撞击的声音。用铁链锁起来,投入监狱。
 
- 文字狱[wén zì yù]- 统治者从作者的诗文中摘取字句,罗织罪名而造成的冤狱。 统治者从作者的诗文中摘取字句,罗织罪名而造成的冤狱
 
- 判冤决狱[pàn yuān jué yù]- 判:评判;决:判决;狱:案件。评判冤案,判决官司。
 
- 酒食地狱[jiǔ shí dì yù]- 陷入终日为酒食应酬而奔忙的痛苦境地。
 
- 人间地狱[rén jiān dì yù]- 人世间的活地狱。比喻黑暗的社会。
 
